文章来源:澳财网 导读:
“黑五”销售推动澳洲零售创单月增长新高,但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BA)依然有可能在近期降息。 在2025的新年伊始之际,恰逢澳洲几项关键的经济数据发布。今日我们将为大家分析其中重要的经济数据。 11月CPI上扬,降息却有望?澳大利亚统计局周三(1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作为核心通胀指标的CPI截尾均值,按年上升2.8%,达到澳洲央行设定的2%至3%目标范围。该指标剔除了波动性较大的项目,是澳洲联储关注的焦点。 澳洲的财政部长Jim Chalmers在X网站上发文,对11月基础通胀下降表示欢迎。 其实自2023年11月以来,澳洲联储一直保持利率不变,并一直强调总需求仍超过经济的供应能力。 针对本次核心通胀的明显放缓,货币市场认为,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BA)在2月18日的首次利率会议上,基准目标利率从13年高点4.35%下调25个基点的可能性约为70%。 经济学家也预计,澳洲联储的下一步行动将是降息,不过考虑到核心通胀有些黏性,且全球背景不确定,大家对降息的时机存在分歧。 本月晚些时候将公布一套完整的12月季度价格数据,这将是澳洲联储2月17日至18日会议的重要信息。 所以,尽管整体通胀高于预期,但由于核心通胀放缓,市场加大了对澳储行降息的押注。澳洲股市周三早盘上涨近0.5%至8326点。 对整体涨幅贡献较大的项目包括食品和非酒精饮料(+2.9%)、酒精和烟草(+6.7%)以及娱乐和文化(+3.2%)。电力(-21.5%)和车用燃料(-10.2%)的价格降幅较大,部分抵消了通胀的上涨。 黑五数据喜人,但后劲乏力昨日(周四),澳大利亚统计局(ABS)又公布了一系列最新的经济运行数据。 受“黑色星期五”促销活动的影响,11月份的零售数据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涨,月增长率高达0.8%。这是较长时间以来单月增长速度的最高值,但即便如此,零售销售仍未达到预期的1%,表明消费者的需求仍然低迷。 受该数据影响,澳元一度下跌0.3%至 0.6197 美元。 再看细分数据,零售销售较上年同期增长3.0%,达到 371 亿澳元,澳大利亚统计局指出,促销活动已经延伸到整个11月份,而不仅仅是黑色星期五周末。 AMP经济学家梅·布伊(My Bui)表示,周四的结果显示,澳大利亚似乎已经走出生活成本危机的最糟糕阶段,名义销售和实际支出量自8月以来有所回升。 “在过去一年中,月度零售销售增长了3%,高于总体通胀,”布伊说。“虽然零售销售仍然受到人口增长的驱动--这意味着人均支出仍低于一年前,但最近也有所上升,这与消费者信心调查的信号类似,显示家庭在2024年假期季节对购买商品的意愿稍有上升。” 我们看到11月的零售支出普遍增长,所有类别均表现强劲。11月百货商店的销售增长了1.8%,其次是服装、鞋类和个人配饰零售增长1.6%以及家具用品零售增长0.6%,而咖啡馆和餐馆的支出增长了 1.5%。 牛津经济研究院澳大利亚分部首席经济学家Ben Udy表示:“‘黑色星期五促销在澳大利亚的持续热度意味着,澳大利亚统计局的季节性调整无法有效捕捉到季节性强劲增长的势头。这使得从这些数据中了解消费的潜在力道变得极其困难,因为强劲的增长可能会被12月的销售萎缩所抵消。” 然而,这种情况显然不太可能持续,尤其是“黑色星期五”及随后的圣诞和新年假期打折销售季后。百货商店、电子产品、服饰等零售品的增长仍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概率很低。 再看更具持续性的销售数据,如家庭大型家电等支出在11月份的数据中增长并不特别快。因此整体上看,这份零售数据中规中矩,不算乐观。 降息与否,仍要关注近期经济数据综合当前的各项经济数据,澳大利亚央行可能在2月份的首次会议就考虑降息。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核心通胀增速有所放缓,且零售领域确实有了大幅的增长,但11月份的零售增长未达预期;同时,核心通胀水平依然较高。因此,现在断言2月份必将降息仍为时过早。 尽管去年年底时,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澳洲降息可能推迟至5月份,但澳大利亚央行近期展现出极大的耐心,期望能观察到通胀明显下滑的趋势。 鉴于此,在2月18日的会议之前,澳大利亚统计局还将有一系列的经济数据公布,包括但不限于就业市场的相关数据、澳洲工资数据,及2024年12月份的零售数据。这些数据均可能对澳洲央行在今年2月份的利率决策产生影响。 若上述所有数据均反映出经济疲软的趋势,则澳洲央行在2月份降息的可能性确实不能排除。此外,从当前形势来看,欧洲经济正处于较为关键的调整期。 因此我个人认为,澳大利亚央行在2月份降息的可能性不容忽视。 作者:魏睿昊 编辑:Gray (欢迎订阅澳财网头条号,我们将不断为您提供优质的全球宏观经济分析和澳洲财经资讯) 文中未注明来源的图片均为Shutterstock,Inc.授权澳财网使用,请勿单独转载图片。本文中的分析,观点或其他资讯均为市场评述/一般信息,不构成交易建议,仅供参考。任何前瞻性陈述并非对未来业绩的保证或陈述,切勿过分依赖。在进行任何投资时,请基于个人投资目的、财务状况或个人需求考虑本文所含信息的适用性,谨慎决策,风险自担。 文章来源:澳财网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门户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