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清华金融评论 文/《清华金融评论》白浩辰 12月31日,A股结束2024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回顾全年,银行板块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位列第一,年内大涨34.39%,A股42家上市银行中41家年内股价增长。与此同时,广东3家银行重启深交所IPO进程。 2024年12月31日下午3时,A股结束2024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尽管单日盘面有所下跌,但回顾一年,我国股票市场仍取得了较为喜人的成绩:上证指数年内累计上涨12.67%,深证成指累计上涨9.34%,创业板指累计上涨13.23%,上证50指数累计上涨15.42%,科创50指数累计上涨16.07%,沪深300指数累计上涨14.68%。 按照行业市场表现进行拆分,根据Wind数据,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21个板块较年初有所上涨,其中银行板块涨幅遥遥领先,年涨幅达到34.39%,较2023年全年下跌7.89%大幅改善。对常年处于破净、破发泥潭的银行股而言,此次板块领跑市场委实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图1:2024年申万一级行业板块涨跌幅情况 银行板块普涨,11家银行股价涨幅超5成 聚焦银行板块,2024年A股银行板块呈现普涨态势。42只上市银行股票中,41家上涨。具体来看,上涨超60%的银行有4家,涨幅超50%的银行有11家,超40%的有20家,超20%的有36家。42家上市银行中,仅兰州银行一家下跌,年内微跌1.27%。 表1:2024年A股42家银行股涨跌幅 本次大涨中,中小银行表现瞩目。涨幅榜的前5名中除了第4名的浦发银行外,其余席位均被城商、农商行包揽。第一名的上海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为2231.67亿元(2024年三季报数据,后同),年内大涨68.98%;第二名的沪农商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为1207.34亿元,涨幅62.52%;第三名的成都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仅为711.48亿元,涨幅61.32%,摆脱破净。由此可见,以优质城、农商行为主的中小银行在此次行情中一扫颓势,股价表现亮眼,投资价值稳步提升。 小银行股价高歌猛进的同时,国有、股份行等中大型银行股也开始“大象起舞”。国有行中,农业银行股价激增54.74%,位列第1;工商银行年内大涨52.39%,位列第2;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年内涨幅也超40%,分列3至5名;邮储银行涨幅也达到37.55%。与此同时,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2.47万亿元)、建设银行(2.20万亿元)两大国有行总市值均已超越“老股王”贵州茅台(1.91万亿元),分列A股总市值第2、3位,仅次于中国移动(2.54万亿元)。 股份行整体表现也较为强势,9家A股上市银行年涨幅均超20%。浦发银行股价涨幅领跑,年内达到61.14%;华夏银行涨幅也超50%,达到51.23%,位列次席。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涨幅也均超40%。值得注意的是,招商银行扭转破净,实现1.20的市净率,以9.91万亿元位列A股总市值第11名,较上年上升一名,有望跻身“万亿俱乐部”。 银行股年内全线上涨,投资热度稳步提升的底层逻辑有二: 一方面,市场风险厌恶程度蔓延,高息低险银行股成为优质标的。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不确定性蔓延,投资风险持续提升。上述背景叠加存款利率长期下滑,导致一部分低风险资金缺少投资标的。在《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等一系列证券市场监管政策的倡导和约束下,银行股普遍实施中期分红,且分红率较为可观,逐步成为低风险资金的优质去向,银行股估值回归,持续推动股价抬升,步入良性发展通道。 另一方面,化债工作多策并举,地方债顽疾清除经营预期提高。对银行而言,地方隐性债务是银行的顽疾痼瘴,长期抑制以中小银行为主的地方银行经营发展,加大了银行风险隐患。今年以来,国家在化债工作上加大力度,推出“一揽子隐性债务化解政策”。随着政策的深入推进,地方隐性债务将得到良好化解,为银行的年终业绩表现和后续发展提供了良性预期。 积极探索上市资本补充渠道,广东3家银行重启IPO进程 尽管化债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正稳步高效地推进,但现阶段部分地方中小银行仍饱受净息差收窄、盈利能力下降等因素困扰,资本充足率不足、风险依然居高。此次A股银行板块行情为面临资本荒的商业银行提供了资本补充的新渠道和上市的信心。近日,深交所已有东莞银行、广东南海农商行、广东顺德农商行三家银行重启IPO进程,预计陆续将有更多银行寻求上市。 总而言之,为实现地方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协力推动金融强国建设,商业银行一方面应积极配合化债、规范市场等国家金融风险减量政策,通过规范高效化运营稳步降低自身金融风险,提升经营能力。另一方面,应积极拓展资本补充渠道,寻求上市、发债等多元化资本补充手段,强健自身资本实力。 编辑 丨白浩辰 审核丨秦婷 责编丨兰银帆 Review of Past Articles - 01 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