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阅微札记 丢失的病毒 文|阅微札记 编辑 | 阅微札记
前言澳大利亚正面临一场潜在的生物安全灾难!令人震惊的是,323瓶含有致命活病毒的样本从一家高度机密的实验室神秘消失,至今下落不明。 而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一事件竟然发生在三年前,直到本月才被官方确认。 那么,这些致命病毒究竟去了哪里?为什么当局花了如此长的时间才发现并公布这一危险情况? 澳大利亚实验室病毒泄露2021年的某一天,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一个看似普通的实验室里,一场无声的危机正在酝酿。 存放致命病毒的冰箱发生了故障,这本应是一个触发警报,启动应急预案的事件,却如同落入平静湖面的小石子,只激起了一丝短暂的涟漪,便迅速归于平静。 没有人意识到,这将是一场长达两年多的迷局的开端,一场关于生物安全,关于公众知情权的深刻拷问的序幕。 然而三年后,当这颗“小石子”引发的波澜终于扩散到公众视野时,它已经演变成了一场足以引发全球关注的风暴。 2024年12月,昆士兰州卫生部长尼科尔斯公开承认,该州公共卫生病毒学实验室丢失了323瓶活病毒样本。 图源:每日经济新闻 其中包括近98瓶亨德拉病毒、2瓶汉坦病毒和223瓶狂犬病毒。 这并非实验室里丢失的普通试剂,而是对人类具有致命威胁的病毒,它们的消失,如同在阳光普照的大地上投下了一片阴影,令人不安。 而这些病毒并非等闲之辈,它们的名字足以让人心生畏惧。 图源网络 亨德拉病毒在澳大利亚相对来说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毒,但这种病毒具有特殊的性质,属于人畜共通疾病,这意味着它既能在动物之间传播,也能由动物传染给人类。 据相关研究和数据统计表明,一旦感染了亨德拉病毒,其病死率相当惊人,大约达到了一半的比例。 比如在过去的一些案例中,某些地区的动物群体中爆发了亨德拉病毒疫情,导致大量动物死亡。 图源网络 而不幸被感染的人类,也有很多因为病情的急速恶化和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最终失去了生命。 这种高病死率的特点,使得亨德拉病毒成为了澳大利亚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重大威胁,也让相关的研究人员和医疗工作者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汉坦病毒,虽然在澳大利亚境内尚未发现人类感染病例,但在全球范围内已造成众多死亡,其病死率可达15%。 图源网络 狂犬病病毒堪称是极其可怕的恶魔,它一旦在人体内发作,带来的往往是近乎绝望的结局。 据大量的临床病例和研究数据显示,一旦狂犬病病毒发病,几乎无人能够逃脱死亡的厄运。 在过往的众多案例中,无论是年幼的孩子不小心被带有病毒的动物抓伤,还是成年人在不经意间被咬伤,只要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最终都难以避免悲惨的命运。 图源网络 狂犬病病毒的可怕之处还在于,它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可能短至数天,也可能长达数年,这使得人们难以准确判断感染的时间和风险,进一步增加了其危险性。 可以说,这323瓶病毒,如同323个潜在的潘多拉魔盒,它们的去向不明,为何在三年后才确认。 丢了三年后才确认想象一下,这些病毒落入恐怖分子手中,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我们真得认真对待这个问题。 尽管昆士兰州首席卫生官杰拉德表示,将病毒武器化的过程非常复杂,并非业余人士所能做到,但这种可能性仍然存在,并且不容忽视。 生物安全的核心在于防患于未然,而不是在灾难发生后再亡羊补牢。 回想起来,这起事件真是太让人意外了,让人摸不着头脑。 存放病毒样本的冰箱2021年出了问题,导致样本丢失,这并不是突然发生的。 工作人员将样本转移到另一个冰箱,本应是一个常规操作,却成为了这场迷局的开端。 图源网络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致命病毒在转移后竟然失去了踪迹,没有任何记录,也没有任何追踪。 更令人费解的是,直到两年多以后,也就是在2023年的8月份,实验室才确认样本丢失。 而当事情发生之后,当兰州当局的调查也陷入到了阻挠当中,光是调查令的获批就等待了一年的时间。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公众直到2024年12月才得知这一消息。 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为何没有及时发现?为何没有及时采取措施? 图源网络 昆士兰州方面认为,可能是病毒样本在传递过程中出了点差错。 样本可能被转了一次手,然后就不见了。然而,这种解释并不能令人满意。 病毒样本的管理应该有严格的流程和记录,即使发生转移,也应该有明确的去向和记录。 而在这个事件中,这些关键环节都出现了令人难以接受的缺失。 更让人不安的是,目前还没发现样本被偷走的线索。 图源网络 这既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不幸”。 “幸运”在于,病毒或许没有落入恶意之手,“不幸”在于,这说明实验室的管理混乱程度,连样本是被盗还是被误丢都无法确定。 这种信息的遮遮掩掩,不仅忽视了大家了解真相的权利,还可能影响到大家的生命安全。 然而,更加令人担忧的是,这类生物安全的问题并不是第一次发生。 图源网络 2024年11月媒体报道,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实验室里,43只恒河猴意外逃出了笼子。 即便这些猴子没参与实验,它们身上可能带着对人类有致命风险的B病毒。 这事儿让人意识到,生物安全管理真的得重视起来。 无论是病毒样本丢失,还是实验动物逃脱,都反映了生物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管理流程的疏漏,人员培训的不足,应急预案的缺失,以及信息透明度的不足。 要是不把这些问题处理好,类似的事情肯定还会再来。 图源网络 结语323瓶病毒,如同323个警示信号,提醒我们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这场迷局的背后,是管理的疏忽,是制度的漏洞,更是对生命安全的漠视。 这关乎的不只是澳大利亚,还涉及到全人类的健康与安全。 这事儿得让全球生物安全水平有个大提升,毕竟在这个变化多端的世界,我们可承受不起太多这种意外的打击。
文章来源:阅微札记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门户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