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经济导报 在利率走低、黄金高位波动等大环境下,今年金融理财领域有了新的变化。 不管是基金还是银行理财产品,年初掀起的“降费潮”贯穿全年。 中证A500指数基金产品横空出世,成为今年基金业耀眼的明星,短短几天内“吸金”超千亿元。 12月1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至全国,相关产品数量突破900款,颇受中年人的欢迎。 谁又能想到,现货黄金“杀疯”了,最高涨幅一度超过35%,屡创历史新高,成为年内最赚钱品种之一。 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至全国 如果说今年投资什么产品能在稳赚不赔的前提下取得较高收益,那非黄金莫属。 受避险需求以及美联储降息影响,自2月14日国际金价从1996.4美元/盎司的位置止跌反弹,展开了一波史诗级的上涨。从3月份开始,国际金价连续突破2300美元/盎司、2500美元/盎司和2800美元/盎司等多个重要关口,频创历史新高。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今年国际金价大幅上涨主要出现在3月初至4月中旬、8月初至10月底。3月国际金价大幅上涨主要是因为当时美国经济数据走弱,增加市场对5月份降息预期;此外,地缘政治动荡增加避险需求。 整体来看,今年国际金价大幅上涨主要受地缘政治避险需求、美联储降息、美国大选避险需求等因素影响。COMEX黄金期货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近26.8%。 进入四季度后,国际金价上行乏力,10月30日至今出现6%的跌幅。即使有所回调,但黄金价格从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超过27%,成为年底最佳理财产品之一。 在谈及2025年金价走势时,黄金分析师张亚林表示,目前金价处于高位,可能会在一个箱体内震荡,短期内很难判断黄金的走向。从更长远来看,2025年金价仍有上涨空间,有可能突破3000美元/盎司大关。 “各国央行后续囤黄金的节奏值得关注。各国央行自10月初购金步伐有所加快以对冲美元飙升带来的本币贬值压力,若央行对黄金的需求持续增加,同样支撑金价。”张亚林分析道。 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至全国 12月1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向全国。《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规定,在现有理财产品、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和公募基金产品基础上,将国债、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中国证监会及时优化产品供给,已将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目录。这意味着个人养老金可供投资的产品数量超过900只。 个人养老金制度比较受中年人追捧。这部分人逐渐有了对退休生活的规划,同时重视资产的稳健增值及风险把控。对他们而言,在取得较高收益的同时还能享受到一定额度的个税减免,何乐而不为呢? 2024年银行理财公司掀起多轮降费潮,理财产品降费越来越日常化。 整体来看,参与调降的费率包括固定管理费、销售手续费和托管费三种主要费率类型。其中以固定管理费用和销售手续费为主。经过大规模降费之后,参与降费的产品销售手续费率大部分处于0.10%至0.20%的区间;固收类理财产品的固定管理费降至0.15%以下。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以来的每一轮降费潮都有零费率产品,具体产品的类型更是从最初的现金管理类产品扩展到固收类产品。 与此同时,受底层资产收益率走低影响,银行频频调低部分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 实际上,银行理财的业绩比较基准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这主要是受到存款降息和市场利率走势影响。市场利率普遍下调也会引起理财产品底层货币市场类和固收类资产收益下降。 除了降费调整业绩比较基准外,银行理财产品清盘潮持续全年。统计数据显示,年内被提前终止的银行理财产品超过了2000款。 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此类事件的发生将更加常态化,也是银行理财净值化运行阶段的重要特征之一,提前终止部分理财产品将不会对市场产生影响。 中证A500指数基金横空出世 今年基金业最耀眼的明星是中证A500指数基金。10月25日,首批20只中证A500场外基金开始发售,短短几天时间里“吸金”过千亿元。华夏中证A500ETF更是在发售当日就达到募集规模上限20亿元,一日结束募集。其余产品均宣布提前结募,更有产品结束募集就宣告成立。 中证A500指数最大的吸引力在于一键布局A股核心资产。中证A500是从各行业选取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的500只股票作为指数样本,采用行业均衡策略,优先选取各个细分行业中的龙头公司,聚焦于核心资产。 中证A500成份股中不仅包含传统行业,还将那些市值规模不是特别靠前,但具备高成长与长期投资潜力的新质生产力行业纳入进来。在指数的行业分布上,也能明显看出更侧重于新经济领域布局。 中证A500指数基金不仅代表着A股核心资产的整体表现,也体现了新质生产力特征,兼顾了大盘风格的价值属性和细分龙头的成长属性,解决了过去大家投资沪深300的痛点,也符合外资偏好。投资者正是看到了这些,才纷纷将目光聚焦中证A500指数产品。 继2023年的降费潮后,基金公司在2024年再度掀起降费潮。 整体来看,参与调降的费率包括管理费、销售服务费等,产品类型包括现金管理类产品、定开型产品等。调降后部分产品的管理费率不足0.1%,甚至个别公司还将管理费与投资收益挂钩,提出“不赚钱不收管理费”的“零费率”举措。 除了降费外,基金年内清盘数量也创出近几年新高。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4日,年内共有303只基金清盘,同比增长19.76%。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自2020年以来,公募基金年度清盘数量首次超300只。 从此前四年来看,公募基金清盘数量在波动中增长。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0—2023年,公募基金清盘数量分别为209只、249只、227只、260只。 从清盘原因来看,多数产品是由于基金资产净值过低而触发基金合同约定的自动清盘条件,如发起式基金在成立满三年之际,基金净值低于2亿元会自动触发清盘。另外,基金资产净值若连续×个工作日(基于基金合同约定)低于5000万元也会触发基金合同约定的清盘条件。此外,还有部分产品是经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表决后,基金管理人予以清盘。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文章来源:经济导报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门户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