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新民晚报 新民晚报讯(记者杨硕)9月7日,“2024外滩绿色金融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发布。《报告》指出,中国金融体系长期以间接融资为主,绿色贷款在绿色金融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长远看,绿色金融体系结构需要多元化转型升级。 ![]() 《报告》重点围绕强化转型金融的体制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在充分探讨国际前沿进展基础上,紧扣中国绿色低碳转型实践中的热点难点,探讨绿色低碳转型的宏观经济金融效应、转型金融标准和信息披露、转型金融政策和工具、公正转型和金融支持气候适应、转型规划、绿色低碳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数字技术赋能绿色低碳转型、能力建设等重要问题。 《报告》指出,从长远看,绿色金融体系结构需要多元化转型升级。具体来看,直接融资需要发挥更大作用,间接融资体系可能发生变化,大力发展绿色保险并与资本市场形成良性互动。 《报告》表示,未来直接融资将重点发展以下领域:一是发展可持续政府债券,在合理的政府债务水平下,政府通过发债筹集资金,发展混合融资,满足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需求。二是推动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ABS),盘活银行存量绿色资产,提高流动性,减少资本金占用。三是发展各类可持续债券,包括碳中和债券、转型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社会影响力债券等。四是建立绿色发展基金和公正转型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向绿色发展领域和受转型影响严重的领域提供支持。五是发展绿色股权融资,满足中国日益旺盛的绿色权益类投资需求,补齐绿色金融市场短板。 《报告》还指出,下一阶段,应提高低碳转型领域直接融资占比,持续支持重点领域气候适应融资。充分发挥财政部门、开发性金融机构资金的撬动作用,以混合融资等方式带动民间资金支持绿色低碳转型。丰富绿色低碳转型相关商业保险产品,引导保险资金积极进行资产配置,提升参与绿色融资的广度和深度。研究制定绿色股票相关标准,畅通绿色股权融资渠道。 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CIEE)联合主办,本届外滩峰会持续聚焦国际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数字金融四大议题,坚持“国际化”、“专业化”定位。 文章来源:新民晚报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门户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