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澳洲派 作为一个移民和留学大国,澳大利亚针对不同人群推出的签证类别有上百种之多,不同类型的签证条款不同,停留的时间也有很大差异。 如果想去澳大利亚学习、旅游、工作、定居,探亲访友,就必须先要了解澳洲有哪些签证适合自己。 常见的澳洲签证类型有访客签证、学生及陪读签证、技术移民签证、商业投资移民签证、工作类签证、家庭团聚类签证、杰出人才类等。 为大家概括介绍下澳洲常见签证类别及申请要求,以便选择匹配自己的签证: 澳洲技术移民
189签证不需要州或领地提供担保,直接获得联邦邀请,是可以一步到位全家拿永居的签证类型。 申请人需要年龄小于45周岁,满足雅思不低于4个6分的英语要求,职业在相对应的职业清单上,且通过提名职业的技术评估,在EOI打分系统中达到65分以上。
190签证同样也是技术移民中永居型签证,由于是州担保技术移民,190申请人的提名职业还需要在所申请州的职业清单上。 申请人的年龄不能超过45周岁,满足雅思不低于4个6分的英语要求,通过提名职业的技术评估,EOI打分65分以上(州担保可提供5分加分)。
491签证是为期5年的临居技术移民签证,满足相应的居住要求和报税要求后,可转191永居签证。 要求申请人年龄在45周岁以下,满足雅思不低于4个6分的英语成绩要求,通过提名职业的技术评估,且该提名职业需要在为其提供担保的州的职业清单上,EOI打分65分以上(可包含州担保或亲属担保的15分加分)。 澳洲雇主担保/工作签证 澳洲雇主担保签证,申请人无需EOI拼分,对年龄和英文的要求都相对宽松。目前,主流的雇主担保签证类别如下:
澳洲雇主担保186签证 澳洲186签证是直接永居类,并且可以在澳境外获得永居后再入境。对申请人要求是英语至少4个6分,年龄必须45周岁以下,提名的岗位必须是M列表,且符合该岗位3年以上的相关工龄。 澳洲186签证的申请地区可以是澳洲全境,只要有相关岗位的公司符合担保资质,愿意提供担保即可操作。 2023年482新政后,对于一些非M列表的岗位,在澳洲非偏远地区可以通过完成2年482工签相关工作后转PR,只要达到186签证申请要求即可全家递交永居申请。 澳洲雇主担保494签证 澳洲494签证是曾经的187签证升级版,提名岗位是S列表/偏远列表R列表的岗位,申请的目标城市是除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以外的澳洲地区。 申请人获得494签证后,需要在雇主所在的澳洲地区5年时间里工作满3年,然后通过申请191签证实现全家转永居,而且转永居时不再有年龄要求。 虽然482签证新政后,482+186的形式弱化了494签证的空间,但对于非M列表岗位来说,494签证依然是可行性相对高和安全的雇主担保签证类型。 澳洲雇主担保482签证 澳洲482签证,全称澳洲临时技术短缺签证,属于非常宽松的一种高效入境且门槛不高的雇主担保签证类型。 作为澳洲主流工作签证,482签证要求申请人的英文达到雅思5分水平,2年相关岗位经历(自24年11月23日起缩短为1年经验),没有年龄要求。 不过作为186或者494的跳板签证,如果申请人有计划转PR,则在递交永居时依旧要满足186签证对年龄、英语、岗位、工龄等要求,这也是很多人容易产生误区的地方。 此外,485毕业生临时工作签证和462打工度假签证(WHV)也是比较常见的工作类签证类别; 澳洲家庭团聚
澳洲留学/陪读签证
去澳洲留学的海外学生,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都需要申请500签证,配偶陪读也是申请这个类别的签证。 本科及以下课程的配偶陪读签证打工时长限制和学生签证持有人相同;硕士及以上学历课程的配偶陪读签证打工时长不受限制。 澳洲旅游签证 澳洲600短期访问旅行签证,根据申请人到访澳洲目的不同,具体划分为:
GTV全球杰出人才 符合要求的申请人,可以通过GTV(原名GTI)全球杰出人才项目获得858杰出人才签证(永居)。 该项目是澳洲政府针对十大领域的优先人才给予的特殊申请通道。无强制语言和年龄要求,全家一步到位拿永久,审理周期短,非常高效。 对于申请人来说,除满足十大领域的专业要求外,还需要取得国际上的成绩和认可外,对于年薪和学历也都有很高的要求。 从2024年底开始,澳洲将推出新的国家创新签证所取代(National Innovation Visa),取代目前的858全球人才签证,以吸引那些推动国家重要部门发展的杰出人才。 其他签证类别
当然,澳洲还有很多本文中未提到的签证类别,比如408访问学者签证,407培训签证, 114/838境外/境内年迈受照顾者永居签证等。 澳大利亚移民局对各类签证都有比较详细的法条规定和要求,建议申请人在递交前及时与移民律师沟通,确保材料的准确性以提高签证成功率。 文章来源:澳洲派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门户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