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4月4日报道据《日本经济新闻》4月2日报道,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股市涨幅达到9%,创三年来新高。因看好人工智能(AI)的高增长前景,半导体、信息技术等高科技股猛涨,起到带头作用。在此前货币宽松环境下产生的大量热钱,受美欧降息预期以及美国经济保持坚挺的影响,开始大举进场买入。 截至3月29日,反映全球股市整体走势的明晟全球指数已连续三天突破新高。与2023年底相比,2024年一季度涨幅达到9.1%,是2020年四季度(12.5%)以来的最高水平。与因债券收益率上升而下跌0.6%的富时世界国债指数形成对照,凸显风险资产更受投资者追捧。 法国资产管理巨头东方汇理首席投资官文森特·莫蒂埃表示:“基于企业利润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超预期增长,资金转向股市的趋势日益明显。”出于对美国经济软着陆的乐观情绪而变得活跃的风险资金将目光投向AI。 捷迅-辉盛工作站对股票市值在500亿美元以上的全球约400家大企业从2023年底到2024年3月底的市值变化进行了分析,发现AI相关企业的涨幅普遍较高。 涨幅最大的美国超微计算机公司(SMCI)市值猛增3.7倍,达到591亿美元。该公司设计和制造支持AI的高性能服务器,是排在第二位的美国半导体巨头英伟达(增长85%)的合作伙伴。 大涨的起点是该公司1月18日公布2023年四季度的预估业绩,比预想高出约30%。受股价大涨影响,原被归为中盘股的SMCI已被纳入标普500指数,因此存在感和知名度暴增。 可以说,今年一季度AI行情的范围有所扩大。市值增长近50%的美国戴尔技术公司也推出使用AI芯片的服务器,凭借良好业绩获得认可。3月中旬,美国银行预测称,AI服务器行业的销售额“在2027年前都将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长”,强调供应商也能获得巨大红利。 金融科技相关股票也表现良好。美国加密货币交易巨头“比特币基地”公司因比特币价格飙升带来的回购增加而股价上涨55%。今年3月,巴西新兴数字银行努班克公司的母公司Nu Holdings刷新了2021年12月首次公开募股以来的最高股价。 另据《日本经济新闻》4月3日报道,2024年一季度石油和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际大宗商品指数创下一年七个月来的新高。在美国经济形势坚挺和供应风险令人担忧的背景下,石油价格上涨。由于异常天气影响收成,可可豆等价格飙升。另一方面,库存充足的天然气等价格大幅下跌。 显示国际大宗商品综合价格动向的富时核心大宗商品CRB指数3月底为290,创下2022年8月底以来的最高值,与2023年底相比,季度涨幅达10%。 推高该指数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石油价格上涨。 伦敦市场可可豆期货价格3月26日一度突破每吨8000英镑(约合10000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而2023年底为每吨3300英镑。 日本市场风险咨询公司的新村直弘认为:“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速或将放缓,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趋势或得到抑制。” 不过,他还指出,由于6月以后可能发生拉尼娜现象等,大宗商品价格或将再次上扬。(编译/李子越、马晓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