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古风中那些事儿![]() 汉服, 全称“汉民族传统服饰”, 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 汉服定型于周朝,传承于秦朝。 所以, 汉服是汉族的服饰, 而不是汉朝的服饰。 ![]() 汉服的主要特点为,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 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而从形制上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上衣下裳制、深衣制、襦裙制、通裁制。今天就来具体说一说这几个形制吧。 上衣下裳制上穿衣下穿裳,裳即是裙。 "衣"为缝有袖筒,前开式的服装,衣襟右掩的称为右衽,衣襟左掩的称为左衽。 "裳"在最初,只是将布裁成两片围在身上,到了汉代,才开始把前后两片连起来,成为筒状,这就是现在所说的"裙"。 上衣下裳制是汉服体系中最古老的形制,是汉服的源头、基础形制。 后文介绍的深衣制等是在上衣下裳的基础上演变来的。上衣下裳也是适应性最广的穿法,不限男女。 既可以是华贵严肃的礼服,也可以是方便轻松的常服,汉代以后流行的上襦下裙制。 上衣下裤制,本质上也都属于“上衣下裳”。 冕服--汉服中最高级别的礼服 ![]() ![]() ![]() 深衣制 深衣制即上下连缝制,它将上衣和下裳分开裁剪,在腰部相连,形成整体。 也即上下连裳,最后衣服还是一体的样式。 男女均可穿,即被用作礼服,又可日常穿着。 可做君主百官及士人燕居(非正式场合)时休闲类服饰。 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 深衣有两大类:直裾和曲裾,主要作为正规场合礼服时,它大气儒雅、中正平和、风韵满满。 ![]() ![]() 襦裙制 襦即短上衣,襦裙不是指一种裙子,而是上襦加下裙,是一套服饰的统称。 襦裙的本质还是上衣下裳制,古老的上衣下裳发展到春秋战国之后往往称为襦裙。 汉朝以后又被特指为女子襦裙:短衣长裙,腰间以绳带系扎,衣在内,裙在外。 各朝各代在襦裙的基本形制下衍生出,高腰襦裙、半臂襦裙、对襟襦裙、齐胸襦裙,等款式。 这些款式没有很多的礼仪规定,一般是用于常服的,所以普及面很广。 ![]() ![]() ![]() 通裁制 又称“袍服制”,即用一块布裁出上衣和下衣,中间无接缝,自然一体。 裁制的种类很多,圆领袍、襕衫、直裰,直身、道袍、褙子、长衫、僧衣等。 这些最流行的时期在宋代和明代,皇帝贵族平时也喜欢这么穿,更是文人骚客们的休闲装。 ![]() ![]() ![]() 郑玄注《礼记·杂记》曰: "天之正色苍而玄, 地之正色黄而纁, 圣人法天地以制衣裳"。 汉服的缝制中饱含着中华文化的精华, 需要我们共同重视。 文章来源:古风中那些事儿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门户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