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周滔的影像地形学 时间:2019年3月21日(星期四)15:00 地点: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新教学楼0120阶梯课室 (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257号) 主讲人: 周滔(艺术家) 蔡影茜(广东时代美术馆首席策展人) 主办单位: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广东时代美术馆 特别鸣谢:时代中国 讲座内容 周滔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中一个独特的来自南方的个体,他的作品《南石头》(2010-2011)通过影像与即时剧本介入广州南石头村微妙而神奇的日常生活,并由此发展出一种“新地理学式”的影像语言,模糊了电影和视觉艺术之间的界线。近作《凡洞》(2017)延续了将空间的理性秩序转化为身体与情感体验的影像语言实践,并对电影这一时间媒体的叙事性提出挑战。广东时代美术馆将通过对周滔过去十年的重要作品及新作的研究性展示,对艺术家整体创作作一个思辨性的回顾。 “铜镜岭”是一则寓言:以铜为鉴的当代考古指向思辨的修辞、冲突的地形及一系列不合时宜的图像。铜镜无法产生完美的镜像;它可能来自过去,也可能来自未来。作为一套自我命名的指涉系统,“铜镜岭”着迷于未竟之事,以讲述不可名状之物。 周滔花了近一年时间在昆仑山下的生态园拍摄,画面在风沙尘土、季节变换的自然风光与人和动物在生态与政治的例外状态中顽强生存的现实间切换。“拍”的动作本身就是一种直面现实的行动,拍摄过程的特定感知、情绪和记忆也可以通过画面转化出来——影像的潜力在于连接人眼和身体,对由技术主宰的现实加以“校正”,以寻求与现实的最短距离。人的能动性不仅能用于外部改造,也可能被用于保留内在的、诗意的空间,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兼容使得周滔影像中的冲突令人着迷。 文章来源: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