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东方网 近日,网上一则“孩子们不会整体认读音节被罚站,老师拍视频质问家长”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视频中,女老师边拍视频边对着学生说:“让你们家长看看,这么多人,什么是整体认读音节都不知道,家长们怎么在教?怎么在辅导?我上不下去了这个课。”(11月1日澎湃新闻) 据报道,涉事学校为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善政小学。新干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对此回应称,涉事老师的这种行为肯定是不对的,具体情况县教体局还在调查了解中。据初步了解,涉事老师系代课老师。等调查结束后,结果会及时对外公布。 该名老师因学生不会整体认读音节,罚站学生并拍视频质问家长,其行为不但违反教育部门的规定,擅自把学生作业变为家长作业,且涉嫌违规对学生进行教育惩戒。实事求是地说,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作为家长理应担负起一定的教育责任,但其内容更多是偏重于对孩子的德行教育,而知识教育的内容绝大部分应当是由学校肩负。而且,我国教育部和各地教育部门早已明确,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让作业回归到学校育人环节中来。把孩子被罚站的视频拍下来,发在群里,质问家长,责怪家长没有在家里做好辅导,才导致孩子不会。此举显然就是给家长布置作业,是对责任的推卸和权力的滥用。同时,《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虽有规定,教育惩戒措施包括“一节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可其主要针对的是有一定违规违纪行为的学生。学生不会整体认读音节,显然并不属于违规违纪行为。 丘吉尔曾说过:“一旦眼前出现许多的困难,有人不免想把责任推卸给别人,这是一种卑怯恶劣的做法。既然你站在那个岗位,就要认真地把那份工作负责到底。”诚然,教师或许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督促家长与学校教师一起关心孩子的学习,可这却严重混淆了家校的权责边界。 近几年来,家校共育成为了不少家长和老师共同的热议话题。其实,家校共育概念提出的出发点,是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互相补充、相互维系,进而促进孩子的全方位健康发展。这一理念本质上是好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总是遭遇种种理解上的偏差。就拿此次事件来说,老师因学生不会整体认读音节而怪罪家长,很明显是机械地将家校共育理解为让家长承担一部分自己的教学任务,这就完全扭曲了家校共育的概念,也折射出一些教师对于自身责任范畴的了解是非常模糊的。除此之外,有的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入学校就可以当甩手掌柜,期望学校能够全方位地负责孩子的所有教育内容,这也体现出了一些家长群体中的懈怠心理和推卸责任的想法。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司其职,对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与育人环境十分重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这对于家校共育中的家长和学校都是适用的。严肃厘清家校教育的界限,理应成为家长和学校共同的首务之急。学校除了要负责知识教育之外,还要对学生的品行进行适时正确引导;而家长也需要主动地去了解学校的教学导向,积极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德育方面的教导,督促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充分发挥自身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 综上,社会各方必须厘清家校二者之间的责任边界,规范行为尺度,引导教师对教师职业、学校教育职责进行再认识,禁止把学生作业变为家长作业,让作业回归到学校育人中,这是给学生家长减负,也是给学生减负。如此,也才能有效防止家校共育演变为家校共教,充分让家庭和学校两个场景能够实现一个教育闭环,切实发挥两者各自的优势,积极协同配合,达成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促进学生的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东方网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