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今晚报 “这个假期,半个朋友圈都在露营。”国庆假期过后,不少市民发出这样的感叹。 自2020年以来,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百姓的生活、出行,乃至休闲、娱乐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人们在出行计划上,越来越倾向于时间短、距离近的“轻旅游”和“微度假”。也正因如此,露营在津城火了起来。暂别城市丛林,在近郊公园或野外搭起一顶帐篷,从爱玩乐的年轻人,到遛娃的宝爸宝妈,人们在一顶顶帐篷下追寻着“诗与远方”。 10月7日,携程发布的《2022年国庆假期旅游总结报告》显示,国庆假期7天,露营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了超10倍,人均露营花费为650元左右。露营正从小众走向大众,撑起了假日旅游的半边天。 露营成为“流量担当” 露营火得一塌糊涂,仿佛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事。 “其实早在‘五一’假期之前,我就经常能从手机上刷到各种露营的短视频,有关露营的笔记更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看着人们分享的各种体验和绝美照片,真是让人心动。”作为“露营小白”,孙苒在今年国庆假期体验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露营”。 10月6日10时,孙苒一家三口来到了位于西青区的一个草莓采摘园。“要不是朋友组织这次小聚,我绝对想不到这么大一片草场露营地就藏在一个采摘园里。”孙苒兴奋地对记者说,“一段时间以来,我也想带着孩子找个郊野公园露营,但是常常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原因就一个——人满为患,稍微晚一点到,都找不到可以搭帐篷的空地。这一次,我们不仅玩了一整天,回家的时候还意犹未尽。” 几家人一起布置营地,备上接线板,带着电磁炉,直接用电动汽车供电,美美地吃了顿火锅。下午,孩子们在草地上玩飞盘、放风筝、踢足球,大人们则手冲咖啡,玩起桌游,难得地享受了一下午休闲时光。“蓝天、绿地、快乐的孩子,布置得美美的营地,随手一拍都是恬静的时光,那天我也忍不住在朋友圈刷屏了。“孙苒笑着说。 就像孙苒感受到的一样,露营不仅成为近两年假日旅游的首选项目,还成了各类媒体平台、活动策划的“流量担当”。作为见证了露营从小众到火爆的关键“阵地”,小红书近几年的数据很说明问题:2020年“五一”期间,露营相关词条搜索量同比增长290%,2021年“五一”同比增长230%后,今年“五一”期间小红书上露营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746%。这意味着露营热度连续第三年大幅增长,且呈现加速爆发的态势。 作为活动策划人,对露营的爆火,张喆体会得更深。“从2020年开始,无论是我们面向家庭和孩子策划的亲子营、独立营活动,还是承接的第三方企业活动策划服务,露营都明显受到青睐。”张喆告诉记者,“露营本身就是一种融合了体育运动、户外烹饪、休闲度假等多种形式的跨界户外活动。它的延展性极强、时间可长可短,也决定了露营能够被具有不同需求的人群接受,它能火起来也就不奇怪了。” 相关消费“水涨船高” 如果说2020年是露营元年,那么今年就是一个爆发年。随着不断涌现的“帐篷大军”,一同火起来的还有相关的装备市场和营地建设。 帐篷、防潮垫、折叠椅、收纳箱……这些所谓露营的“刚需”装备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越来越多的露营需求了。今年国庆假期,在各大露营地,烧烤架、露营推车、天幕、卡式炉、蛋卷桌等相对“高阶”的露营装备并不鲜见。不仅如此,露营还带动了无人机、飞盘等户外休闲产品的消费,以及咖啡壶、小电锅等一系列便携式家电的销售。随着消费者露营体验越来越丰富,其背后蕴藏的可观消费潜力和巨大商机也成为商家们追逐的“风口”。 文章来源:今晚报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