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钛媒体APP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首席人物观,作者|未未,编辑|江岳 同样的境遇在不同个体身上会产生不同甚至相反的结果,比如在异国失业。 50岁的陈红和28岁的KOKO 都撞上了。他们都在新加坡,失业都发生在2022年。 不同的是,趁着失业,陈红在为自己放了大半年的假,KOKO 则在求职的压力之下患上了皮疹。他只有4个月的时间窗口,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就要被遣返。现在1个月过去了,他感慨,相比找工作,工作本身简直太轻松了。 表面的区别在于新加坡永居身份。前者有,而后者没有。 同样是移民国家,美国和澳洲都有相对明确的积分政策。而在新加坡,拿永居更像开盲盒,缺乏明确的政策引导,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早去的人更有机会。 陈红在2000年到新加坡从事酒店管理,8年后拿到永居身份,还把爱人和孩子都接了过来。后来侄女也通过留学来了新加坡,生活十几年,嫁给新加坡本地人,还生了两个孩子,但她真正拿到永居身份时已是2021年,这还是受益于新加坡加紧疫情管控导致人口外流,“盲盒”露出了一条小缝。 KOKO还没有得到开盲盒的资格。一份工作,是他现在最大的渴望。 电商公司 Shopee的offer让他在今年2月来到了新加坡。他原本任职于深圳一家咨询公司,2021年下半年离职后,开始看互联网的工作机会。虽然裁员消息频出,但互联网公司们都在发力的出海方向,让他很感兴趣。 几个月后,他如愿以偿,新东家是Shopee,工作地点在新加坡。他对新工作很满意。当时,Shopee刚刚凭借2.03亿的下载量登顶全球下载量最高的购物应用,是整个东南亚最瞩目的互联网公司。 文章来源:钛媒体APP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