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借助用户体量,抖音原本可以有很多路径选择或探索可能,可比较悲催的一点是,它赶上了最严监管到来的时候,现在的关键是如何不触碰监管底线,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不然一旦势头回落,狙击快手的时机也就错过了。 4月19日,有媒体报道称,针对抖音涉嫌发布售假视频的舆情报道,北京市工商局海淀分局对该平台经营主体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约谈。 对此抖音回应称,经查,3月底,因平台上有用户涉嫌发布售假视频,抖音与另一家视频平台公司被工商部门约谈。抖音为此进行专项整治,查删视频805个,封禁账号677个,添加违禁关键词67组。 相比往常头条系公关团队应对官方表态的反应迟钝,这次抖音难得迅速了一回,但这次情况可能有些不同。前有火山小视频、快手,后有抖音,监管的实锤连接不断地落到短视频行业上,或许说明最强风暴即将来临,而这一外部力量也将给日益进入白热化状态的对战双方,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风险。 尤其是在短短三个月时间急速膨胀的抖音,正处于高峰期,一旦因监管受阻,在没有形成稳固根基之前可能会面临断崖式下跌,届时抖音又该何去何从? 极盛时期的隐忧 4月初抖音低调地在上海举办营销峰会,邀请到场的媒体只有10家左右,受邀的品牌主也仅仅有几百个。而大批慕名而来的品牌客户中,有99%的人因没有被邀请,只能被保安拦在门外。但这没有阻挡中小品牌主的热情,在会场外的大厅和走廊里,他们翘首期盼会场内能传出有价值的信息。 很明显,抖音的这波流量红利,所有人都想趁早收割,包括抖音本身在内。为了顺应其2018年开始的这段疯狂增长,抖音加快了短视频商业变现、内容升级的步伐,但随之危机也暴露地更早。 3月19日,抖音更新了品牌slogan,改为“记录美好生活”,基本上宣告了与快手进入正面交锋,而代价就是不断放低的内容门槛,而且用户规模扩散到三四线城市,进一步削弱了抖音对内容的可控能力。由此我们看见男子模仿抖音偷盗车标被抓、用户在抖音发布制造假化妆品等案例层出不穷,直接激化了原本就有些敏感的外部环境。 文章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