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钛媒体APP 9月27日-28日,由钛媒体与ITValue共同主办的2022全球数字价值峰会深圳站在深圳星河·领创天下举行。此次峰会以“复苏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聚焦“数据”议题,在数字化经济大潮下,从数据驱动业务转型、数据交易、数据营销、产融结合、供应链创新等多个维度,探讨“数据掘金”的新突破口。 会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新零售业务总经理胡臣杰,秀域集团创始人李晓宁,柠季联合创始人、CMO谭力,全球蛙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原冰,立白·日化智云CDO、中国信通院、技术专家郑远鸿就消费品牌数字化营销的定义、价值走向、痛点弊端及落地规划进行了深度探讨。 “数字化营销就是把商业定位搞清楚,找到客户、触达客户,最终根据AIPL路径得到结果,同时尽可能将私域流量沉淀下来,进行反复运营。”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新零售业务总经理胡臣杰指出。结合阿里云服务的经验发现,普遍企业领导都把数字化挂在嘴边,但这在他们眼中更像是一种“愿景”。实际上,这是一项特别重的工程,跟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组织管理、所处的行业和周边环境都密切相关。最终要回归本质,让数字化为营销服务,关注对企业长远发展带来的好处。 秀域集团创始人李晓宁分享,数字化营销有三个“坑”,第一个“坑”是针对老板,很多人认为数字化营销是一项技术,是CIO的事情,但数字化其实是全流程的重塑,是老板的事情。数字化不是买个工具或者找个咨询公司就行。第二个“坑”是前几年流行的互联网思维——羊毛出在猪身上狗来买单,实际上羊毛永远都不可能出在猪身上,主业不挣钱永远不可能指望副业挣钱。第三个“坑”则是号称“流量为王”,靠补贴获取流量,要知道优质的顾客进不来,永远没有优质的生意。 在李晓宁看来,后两个“坑”对于业务而言是最大的问题,“我们在业务上浪费的每一分钱都需要用十几倍的业绩才能挣回来。尤其在疫情下,数字化大幅降低了损耗、提升了收益,它才是最有效的效率提升工具。” 事实上,目前企业能够利用的数字营销类工具十分丰富,但实际效果如何却参差不齐。 想要提升顾客黏性,保持对品牌的忠诚度,全球蛙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原冰认为,要有以下“三板斧”:一是有一贯的运营标准和稳定性,一次不好的服务就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二是持续给用户带来惊喜的营销活动,既能有实惠,也要有惊喜;三是持续创新,如果品牌不再创新,消费者总会审美疲劳,这也是离开的开始。 例如从直播营销的角度,原冰认为,抖音的直播平台上,不止是卖货,还可以边逛边玩,用户的注意力一直被吸引住,停留的时间越长转化率就会越高。所以,直播带来的多种营销形式,只要不让用户不感到疲劳,有消费冲动,就会愿意为其买单。 就数字营销当下存在的市场问题,立白·日化智云CDO、中国信通院、技术专家郑远鸿指出,“数字化的根本就是夯实营销基础。例如立白原来线下渠道竞争力第一,但现在这个竞争力在慢慢失去,为此我们需要通过数字化找回来。社会在不断进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让消费者越来越精明。本质还是要不断夯实自己,拿出服务的态度,提升品牌溢价,获得用户的信任。” 作为一家新创立的企业品牌——柠季联合创始人、CMO谭力,在做上一个品牌“鹿角巷”时,并没有在广告上花一分钱,而是基于朋友圈的口碑传播。 从谭力在茶饮行业的服务经验来看,他们在营销广告上的投放非常少,更重视二度传播。“Z世代”人群对广告持中立的态度,对消费有三类特征:一是立人设,二是社交,三是让自己开心。掌握这一点再做相应的传播,如通过好看的包材、有趣的活动、反向营销,让Z世代的人主动为企业打广告,这种方式非常有效。 文章来源:钛媒体APP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