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文|每日人物社 刚刚过去的假期,烟台成了当之无愧的网红城市。成千上万的海肠、蝼蛄虾、海蛎子密密麻麻地出现在沙滩和浅海,大自然盲盒式的馈赠瞬间点燃了整个城市。走进冰凉的海水中,有人日入万元,也有人险些失去新买的AJ。但在巨大的“赶海快乐”面前,这些似乎都不重要了。 文 | 常芳菲 李清扬 编辑 | 易方兴 运营 | 月弥 海肠自由 风把海肠刮上岸,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31岁的孙丽是第二回碰见。 冷清长假的尾声,她刚伺候2岁的儿子吃完晚饭,突然被朋友圈里刷屏的海肠点燃。“台风上货了,直奔海滨路马尔贝拉小区附近,满地都是海肠。”她决定带上大号抄网,立刻出发。 海肠学名是单环刺螠,环节动物,看上去像是橡皮粉色的裸体海参。主要生活在潮间带潮湿的沙滩和浅海地区。味道鲜美,被当地人称作“天然味精”。 孙丽捞海肠原本不图钱,只是想着够给全家包几顿韭菜海肠馅水饺就回去。但每次想要走的时候,她总能发现脚边又出现很多海肠,“立刻就挪不动步了”。 在这个10月,不断有人“听到大海的召唤”,赶往烟台的海边。 摄影师关山抱着见证大事的心情,决定去凑个热闹。他定居烟台已经4年,和生活在这座滨海小城的每个人一样,他有着朝八晚五的作息。一般来说,太阳落山之后,没出大事就不出门。但“从天而降”的海肠,让整座城市的人集体失眠。 他深夜出门,没带网兜,而是带上了单反和无人机。当天8点,他看到海肠霸屏朋友圈。照片上只能模糊看到漆黑的海滩上,有无数头灯、手电的光芒闪烁,看上去像是一片密密麻麻的萤火虫。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