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监所家属![]() 入监后,服刑人员身处封闭环境,与社会隔离,因此对于亲情有着更为强烈的渴望和需要。 亲情帮教,相信很多家属都听说过。 但是大部分家属理解的“亲情帮教”是疫情开始前很多监狱搞的“亲情帮教活动”。 其实,亲情帮教不仅于此。 通过这些方式的接触,亲属可以用亲情去感化、激励服刑人员,让他们体会到温暖与关怀。 唤醒服刑人员对亲情的珍重,从内心深处反思自己的犯罪行为,给亲人和社会带来的危害,从而激发服刑人员自觉改造的内心动力。 帮助他们真诚改造,重新做人,早日回归社会,回归家庭。 ![]() 01 重新建立信心,增强改造动力
一方面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方面又因为割不断舍不掉的亲情,伤心之余,内心又无时不刻不担忧在监狱里面的亲人。
确实,家庭成员里某一个人出现问题,往往不是孤立的。 作为亲属,需要认真思考一下服刑人员走上犯罪的道路,很多时候与家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关联。 亲属在进行自我反思的同时,不要对服刑人员心生怨恨,也不要不管不问。 作为亲人,亲情是无法割舍的,亲人之间应该多一点包容。 在监狱里,服刑人员最敏感的,就是亲人对他的态度。 亲人的帮助会帮助他们重新建立信心,增强他们改造的动力,以端正的态度投入到改造中去。 ![]() 02 稳定改造情绪
服刑人员对亲情的渴望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亲人是他们最重要的心理支撑。 服刑期间,亲人的不谅解、不管不问,甚至直接抛弃,是影响服刑人员改造的非常重要原因。 亲人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改造的目标与方向。 很多时候,亲人一句再简单不过的话,都能给服刑人员带来很大的抚慰。 对于大部分服刑人员,对亲人的负罪感会增强他们改造的动力。 公众号:监狱家属 ![]() 文章来源:监所家属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