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门户网 首页 热点资讯 查看内容

[深度好文]太极拳里的智慧

2023-2-2 18:42| 发布者: 摄影数码| 查看: 687| 评论: 0

文章来源:隔壁老王看体育



太极拳里的智慧


太极拳,是以太极思维和哲学为主导的一套身心修炼体系。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种定义和解读,就像千江水有千江月。很多人说应该放弃水中的月,去追求太极拳终极意义与本体,但在我看来,我们所追求的天上的月和江河里的月并无区别最为关键的是如何通过太极去定义自我和世界的关系。


系统的学习一门武艺,对我来说是生命里最美好的遇见。我从小体弱多病,到习拳健身,到选择太极拳作为我的研究方向,再到成为一个太极拳的导师和教育者,一路走来,让我对太极拳和自我有着更加清晰的认识。身心逐渐产生互动,感受自我生命力的提升与美好,这是健康和快乐的源泉。


师父对太极拳的感恩之情,让我们彼此成为一种超越时空的纽带,因为感恩是一种向善、利他、精进的力量。


拳架是综合领悟太极拳的载体,是用来悟道的,就像扫地僧手里的扫帚,要学会拳为我所使,而非被套路所束缚。推手是来流去送的体证,而非技击与实战的竞技,与输赢的较量。器械是与物体建立情感的交流,而非表演道具。功法是挑战和激发身心潜能的实践,而非自我炫耀和标榜的资本。


练拳终究是一个减法,去到你身上沾染的习气让一个人更加的纯粹和天真,像孩童一样生活,才能体会到太极拳的智慧。


传统与现代并非对立,而都是标签,就像是阴和阳,虚和实,刚和柔,内家和外家,也都是标签。而太极拳的精神不是对立,而是和合。阴阳,虚实,开合,刚柔,内外,寻求的都是在变化中的平衡和圆融,就像水无形而又可以成千万形,无力而又有汹涌澎湃的气势与滴水穿石的力量。所以我们演练太极拳的风格,门派套路,招式皆都是标签。


百日筑基,以形生劲,以劲成形,是它的本来面目,知道这一点便能变化万千。在我看来,太极拳是一门生命的学问,需要正心诚意的对待自我和他人,需要內证和实修。选择了太极拳,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坚韧不拔,自尊自信,宽和坦然,表里如一的生活态度。


杨大卫个人简介


杨大卫,感恩太极大学堂校长,传统杨氏太极拳和陈氏太极拳传承人。北京大学文化人类学硕士。曾获得教育部高等人文社科出版资助,出版太极拳研究专著,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对太极拳的历史、身体技术及文化基因进行描述。


师从太极拳名家扎西、田秋信、梅墨生及叶问之子叶准先生。


曾获得北京市太极拳比赛三连冠,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太极拳和太极剑第一名。全国首届武术运动大会杨氏太极拳第一名。


曾任北京武术院业余武术教练、北京大学陈式太极拳协会会长。西藏自治区武术协会创始人兼副秘书长。


感恩太极大学堂创办于2015年,以培养知识结构完善、文化理论与修身实践相结合的太极拳优秀传承人为目标,以线下培训、在线教育、文化产品、公益讲堂为核心,每年线下培训千余人、线上传播百万余人的发展速度,成为太极拳培训机构中的佼佼者,并在海内外设立了95个分支机构,辐射6万余太极拳爱好者。2018年感恩太极大学堂被世界太极拳网及三亚南山太极文化节评为世界太极拳十佳培训机构。



文章来源:隔壁老王看体育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码下载澳洲门户APP

© 澳洲门户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