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豪 见习记者 朱彩云 今年30多岁的墨非到兰州生活已经15年。过去几年,他和4个年轻人做起了与兰州有关的短视频。视频里,有光影交织下的兰州新地标,有乘黄河快艇泛起的“大河之美”,有飞跃霞光的和平鸽。团队甚至在刚开始拍摄时听到过不好的声音,直言兰州的落后。 但在真实的画面里,对兰州全新的认识很快就建立起来。“15年来,我们见证了兰州的巨大变化,现在觉得兰州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也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城市。”墨非说,在这些记录兰州风貌的视频里,黄河的出镜率是最高的。 墨非在黄河边。 受访者供图 区别于长江的仪态万方,黄河的气势和力量让人难忘。描述黄河诗句里的壮丽想象,也在墨菲团队的镜头里,呈现出别样画面。从小在黄河支流洮河边长大的墨非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兰州拍的黄河影像里,有他对河流的感情。 实际上,历来逐水而居的中国人,有水就有家。而在兰州,黄河早已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 “我们兰州人早上会在黄河边晨练,迎着朝阳吃一碗牛肉面,晚上下班后也会在黄河边散步,喝一碗三炮台。”在墨非看来,黄河对于兰州人来说至关重要,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而这些片段在墨非团队的视频里色彩斑斓。用墨非的话来说,学美术的他会从构图、色彩把握等多方面挖掘黄河不同角度的美,“我眼里的黄河是彩色的”。而这种“彩色”背后,绿色是底色。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网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