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IT之家 “我们的高山土豆又粉又香,软糯可口。”“喜欢这款产品的,可以直接拍链接……”在专家的指导下,农户们纷纷化身主播,在视频号直播中积极推荐当地特产,不少人首次试播即达成交易。这是发生在“新农具计划”视频号运营培训课堂上的一幕。 如今,以视频号为“新农具”,直播变身“新农活”,成为越来越多“新农人”的生活写照。日前,腾讯西南总部、腾讯研究院、微信携手重庆地方政府,在巫溪、酉阳、彭水三县共同发起“新农具计划”,支持新农人掌握视频号、企业微信、小程序等数字化经营工具,降低新农村网络交易门槛。 “新农具计划”视频号运营培训课堂 推广“新农具” 培养“新农人” “这款布鞋的鞋底是用丝瓜络做成的,具有养脚护脚的功能……”在何航布鞋工厂店视频号直播间,主播正详细地介绍着产品的功能和特色。 这款丝瓜络布鞋,是何航鞋业的特色产品。8 年前,何财明回到老家重庆巫溪,创办起何航制鞋厂,专门生产手工布鞋。近几年,直播带货的兴起,打开了布鞋的销路,去年鞋厂营业额突破了 800 万元。 生意风生水起,不过,何财明却感到一丝隐忧:“虽然我们在其他平台积累了很多粉丝,每天成交量也不小,但是涨粉越来越难,而且流量也不稳定。” 今年 7 月,何航鞋业入驻视频号,依靠短视频引流,短短两个月,粉丝数量就已超过 3 万,单次直播成交量最高达到 2.8 万元。“我们的视频号业务虽然刚刚起步,但是能达成这样的业绩,也足以鼓舞人心。”何财明说。 抱着深耕视频号的决心,何财明报名此次“新农具计划”视频号运营培训。专家们关于“基于视频号的公私域联动”深入浅出的讲解,让自感“不专业”的何财明受益匪浅。“专家们提到,很多品牌账号都串联了视频号、直播、小程序和企业微信,形成营销链路闭环,这对我们启发很大。” 说干就干。培训刚结束,何财明就着手开通微信公众号。“我们已经开通了视频号和企业微信号,现在正准备开通公众号,希望能够借助公域流量的引入,带动私域流量流转效率增长,强化用户体验和粘性。只要能有效引流,我们都愿意尝试。” 文章来源:IT之家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