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伊朗研制无人机之初可能也没有想到,无人机竟然会成为战略博弈的工具和“非对称作战”的王牌武器。 近日,伊朗无人机现身两个热点区域,让其再度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武器,第一个热点区域是乌克兰;另一个则是也门。 在乌克兰,俄乌冲突局势依然非常胶着,乌军呈进攻状态,在哈尔科夫一带获得不少战果,俄军则处于防御态势,用重炮和战机迟滞乌军的进攻,从乌军拍摄的俄军无人机飞行视频和残骸来看,传言已久的从伊朗购买的无人机已经下场参战,包括自杀式无人机、察打一体无人机等。 9月21日,也门胡塞武装在首都萨那举行了大规模阅兵活动,共有3.5万名胡塞武装人员参加,阅兵式涵盖了陆海空三军,展示了弹道导弹、无人机、直升机等大量武器装备。胡塞武装旨在通过此次阅兵式,向外界展示其不断增长的军事实力,尤其是通过弹道导弹和无人机进行远程打击的能力。 阅兵中,胡塞武装展示了多款“自研”无人机,包括Sammad系列和Watch等,这些无人机与伊朗研制的多款无人机外形上非常相似,考虑到胡塞武装的研发能力和双方的关系,技术来源不言而喻。 伊朗研制的“候鸟”-6察打一体无人机,可见机翼下挂载了4枚精确制导弹药。 发迹于“3个人小组” 伊朗无人机发展给人的感觉是在2010年以前,发展不温不火,2010年以后开始“爆发式”发展,多种自杀式无人机、攻击无人机、多种侦察无人机、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隐身无人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就伊朗军队及革命卫队现役的无人机型号就超过25款,型号之多,类型之复杂,可以说令人眼花缭乱。因此,在讨论无人机在伊朗武装力量中的角色和战略博弈工具之前,有必要聊聊伊朗无人机装备现状和技术发展特点。 伊朗无人机发展与两伊战争有很大的关系。根据伊朗出版的《2009年UAS年鉴》,一个由3名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成员组成的研发小组在1984年曾向指挥官演示了无人机的战场价值。在经历了“海巴尔”战役后,伊朗军方越来越重视战场实时情报和监视能力,但当时有人驾驶的常规空中平台却无法满足要求,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及西方国家制裁,另一方面是战争的损耗,促使伊朗武装力量将目光转向无人机。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