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佚名 开栏语 早在2000年,北京市就已成为全国首批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垃圾分类的种子那时已埋进北京市民的心中。 2020年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首都垃圾分类迎来“提档升级”。 对于一个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来说,推进垃圾分类无疑是不小的考验。垃圾分类,看似是“举手之劳”,却又是关乎民生的“关键小事”。 新《条例》实施即将迎来一周年!“见微知著,睹始知终。”一年来,各区各部门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基层干部围绕垃圾分类管理中的具体问题踊跃创新,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实践,垃圾分类意识不断增强,分类收运处置体系日趋完善,工作模式逐步形成,总体成效明显。 市委书记蔡奇在检查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时强调,垃圾分类事关民生福祉、城市文明和首都形象,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建引领、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总结盘点再出发,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这件“关键小事”,不断改善首都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群众获得感。 今日起,我们开设专题“《条例》实施周年”,充分展示新《条例》实施以来首都发生的变化,讲述市民践行垃圾分类的故事,探访垃圾分类处理环节,走进垃圾分类示范单位,深入报道全市上下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鲜活而具有特色的做法,推广典型,以利再战。 本期 我们为您带来 拥有20万粉丝的 短视频“网红”王正阳的 垃圾分类小故事 戳视频看他的vlog 垃圾分类视频收获6万赞 “辣鸡的骨头是垃圾,这垃圾叫厨余垃圾……” 去年5月下旬,王正阳在自己的短视频账号“熊猫哥小组长”里发布了一条关于“垃圾分类”的视频,很快收获了6万多个“赞”。视频中,他用幽默的方式讲述了垃圾“四分类”法。 文章来源:佚名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