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共享谷之家 谈起农业养殖户,特别是放养的鸡鸭等禽类。很多人的印象是辛苦,不论户内外,户外要随时盯着以防丢失,室内则是站在泥泞沼地搅拌饲料。可如今的农村,正孕育着一批“90后”新农人——他们继承了父辈勤劳质朴的品质,同时勇于开拓,运用新科技创新养殖技术,促进农业科技化发展。今天笔者要介绍的典型就是遂溪“鸭司令”——一个90后小伙。 1992年出生的杨永泰,是遂溪县遂城镇新滩村人。他皮肤黝黑,留着一头短发,很有亲和力。刚大学毕业那会他在江门上班,工作半年后他发现报酬不高,发展空间也很有限,而自己家里养鸭也实在缺人手。为了不想累坏爸妈,所以他就辞工回到家乡协助管理养鸭场,如今,做出了一番成绩。 亲身养鸭才知其中辛苦 养鸭场的工作甚是辛苦。为了减轻父母的辛苦,杨永泰和弟弟每天早晨6点多就要起床,将鸭子从鸭棚一路赶到池塘里去,然后再回到已经清空的鸭棚里,对鸭子们夜里生下的蛋进行收集和清洁工作。 清洁、装载好鸭蛋后,杨永泰和弟弟时常要开着小货车,行驶在崎岖泥泞的山路上,为客户们送货。下午,杨永泰和弟弟又要忙着整理鸭棚和看管鸭子,防止个别鸭子“逃跑”。到了晚上,两兄弟还要把鸭子从池塘里赶回鸭棚。 父亲经营养殖场20多年,一直勤勤恳恳地努力工作,这让杨永泰感触颇深,他希望像父亲一样,用自己的双手为家里撑起一片天。自打回家后,为不让父母再操劳,他和弟弟每天起早贪黑,不怕脏不怕累。然而,这其中的辛苦,他和弟弟经历以后才深有体会,养鸭子是何等不易!如何能改进养鸭的方式,让养鸭变得轻松呢? 在接手养殖场管理后,杨永泰就一直思考着如何运用新科技改善养殖场经营,打出自家的品牌。 科技解放劳动力,无人机养鸭一举多得 父亲拥有20多年的养殖经验,懂得不少的养殖技巧,并将这些经验全部传授给了两兄弟,但杨永泰并不仅仅满足于此。运用新科技为农业养殖服务,实现自动化养殖,是杨永泰对家庭养殖场最大的愿望。 文章来源:共享谷之家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