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琳琳教育说 少年强则国强,教育作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常常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内卷的当代,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家长们最关心的事情。 在我国双减政策的实施下,效果十分显著,但高薪聘请高学历家政人员,假期夏令营冬令营,线上直播课等,通过贩卖焦虑,变相培训的形式仍旧屡见不鲜。 ![]() 在这其中也显示出双减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各类问题,但时至今日国家已经准备大力解决双减政策遗留下来的问题,通过教育部的最新通知就能看出国家坚决的态度。 教育部最新通知,校外补课班将给予行政处罚近些年来校外培训机构愈发猖狂,一些不正规的校外培训机构通过曲解双减政策,披着各类马甲向家长们贩卖焦虑,钻法律空子私自办学,从中获取暴利。 ![]() 但教育部的最新发文则表示国家开始重视了,教育部发布《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正在面向广罗大众收集意见,推动政策进一步实施。 从政策的内容上看,我们也能感受到此次整治校外培训的决心和力度,再过去或许面对校外教培无能为力,但如果暂行办法能成功发布,将给各地区整治校外培训提供有效的指导,让整治有法可依。 ![]() 教育部新发的暂行办法针对性十分强,覆盖范围广,处罚力度也相对较大,条例严谨细致,可以全面的规范校外培训行业,在此着重罗列几个重要点。 政策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包含的是所有的校外培训机构,无论是学科类还是非学科类都包括在内,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只要与培训有关线上线下全部包含。 ![]() 并且执法力度严格,只要有违规的行为将进行依法处罚,没有办学许可证的校外培训可分四点:停业,吊销许可证,限制从业以及罚款,并且罚款也分两种情况。 一方面如果培训有实际场地,需要退回之前违规收的学费,再给到退款金额的1-5倍罚款,而且没有上限,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实体运营,只是一个个体教师,最多罚款金额为10万元。 ![]() 与之前的惩处力度相似但也不同,这一次加了直播平台,即时通讯和网络会议,等同于用钉钉腾讯会议等方式授课被抓到同样罚,同样以托管,家庭教育,夏令营等名义开展的培训也不例外将被惩处。 同时管辖权非常明确,分工较细,执法的单位真正责任到人,在这样有针对性的惩处措施下,进行违规的校外培训代价是非常高的,四梁八柱的监督工作也起到了强有力的震慑作用。 ![]() 校外培训即将结束它野蛮发展的15年,正式进入到有法可依,有人来管的模式,规范性大幅提高,虽然具体的实施时间还尚不明确,但也算是政策前进的一大步。 校外培训行业结束后学生的学习要怎么办最让家长担心的想必就是校外培训被取消了,那么自己学生的学习要怎么办,教育内卷的现在,加上双减政策的落实,学生学习跟不上该怎么办。 ![]() 其实家长们不必太过疑虑,国家出面调控也是因为校外培训过于猖狂,他们通过不断的煽风点火让家长们陷入焦虑中,从中获取暴利,教学或许有用,但并非最优解。 家长们或许想的是在校老师教的并不仔细,为追赶教学进度大量压缩课程内容,学生在课堂溜号走神不听讲等等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 但大家不妨想一想,校外的培训机构真的全部是有资格教书育人的老师吗,难道会比国家认可学校聘请的老师还要正规吗,能成为学校的老师都需要经过层层筛选,是精英中的精英。 课程方面家长也不需要太过着急,在校老师们会根据学生们的平均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对跟不上的同学也会给予一定的照顾,不会让同学们落下太多。 ![]() 最后家长们与其考虑让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来弥补上课走神,那么为什么不及时对容易走神的学生予以告诫,帮助同学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学生们的成绩呢。 笔者寄语如果暂行办法真的能够立法实行,那么将是政策突破的一大步,初衷也并非为罚而罚,而是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规范校外培训的各个主体。 ![]() 对于违规机构来讲立法已是必然,及时整改不要存侥幸心理,也希望家长们能理智看待政策意见征集及实行,现实的考虑学生学习的未来。 今日话题:大家如何看待教育部的新政策呢?
文章来源:琳琳教育说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