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观剡记 无人机的发展初衷就是成为一款普通的工业产品,做人们身边的生产、生活用具,实用而不起眼。曾经光环闪耀的无人机一边在工业级领域不断深入细化发展、拉升专业程度,一边在消费级领域让自己变得更智能、更低价、更易操控,也更常见。消费级无人机并非触碰到了发展上限的天花板,而是在更细化的赛道上开始了新一轮的技术演进。“消费级”并非限定,打破边界的“无人机+”业态正呈现出全新的叙事与想象。 消费级无人机与体育赛事的结合相得益彰,无人机的灵活性可以即时、全方位地追踪各种赛事的精彩瞬间,并传输到大屏幕上播放,极大的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赛事气氛更加热烈。目前,已经有众多体育传媒在高尔夫、棒球、足球等比赛,以及多个世界级赛事的直播中运用无人机并收获观众的好评。最典型的案例是高尔夫美巡赛使用时速100英里的无人机,由专业的电影制作团队采用24帧和60帧结合切换的模式拍摄比赛中击球瞬间、球飞行弹道等精彩画面,提供给观众电影般质感的直播观赛体验,数据显示此举让赛事收视率提高了10%。 无人机拍摄在电视和电影制作中已经非常普遍,甚至诞生了无人机电影节,以供拍摄者、创造者相互交流。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进步,FPV(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有能力携带多种高端摄像机进行拍摄,这个组合产生的效果远超标准拍摄模式,从而迅速征服了影视界。2021年最佳国际滑雪短片《FLOW》正是FPV(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拍摄的佳作,一个只有五人的拍摄团队使用一台配备Zenmuse X7相机的DJI Inspire 2无人机和一台DJI Mavic 2 Pro就完成了一部广受认可的作品。 航空技术与航空产品的展示不只是宣传航空产业的方式,也是展现城市形象与重大赛事、活动的时新举措。无人机灯光秀表演作为其中的典型案例,风靡各地,既点亮夜经济,也让所在区域的特色创新演绎。以至于现在的大型活动上,无人机表演几成标配。 “消费级无人机真的已经达到发展瓶颈了么?”位居业界第一的大疆对此问题有着深入的思考,销售的回落与销售额的起伏让其也在相应地调整发展策略,寻找进一步拓展的契机。随着整个产业进入健康生长模式与监管体系的逐步完善,工业无人机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市场份额急剧扩大。非常明显的风向是,近年来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上,不断推出的无人机新品逐渐撕下消费级标签,开始向专业化转型,成为各个细分赛道上的奔驰者,CES2022上获奖的数款无人机就都是专业指向明确的产品。 文章来源:观剡记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