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 陈晓鸽 短视频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以“随处可见、随时可用”的全新传播形态,逐步被大众所喜爱。在新媒体时代,对于短视频的编辑创作,不但要提升节目质量,更要注重思维的创新,并能充分了解人们的需求,抓住新闻点,这就需要记者能积极转变思想,加强技能和业务学习,持续提升媒介素养,提高编辑、创作、摄像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制作多种形式的传播作品,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受众的期待和要求。 一、短视频节目的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短视频的播放也由电脑走向手机设备,如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它们都是以简短、快捷的特点受到大众的欢迎,呈现“随时可用”“随时可看”的传播形态。可以说,短视频的出现,意味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就拿抖音来说吧,2016年9月上线,到了2018年11月,仅仅两年时间其短视频用户量就达到了5.18亿。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每人每天平均使用抖音时长为125分钟,月活跃用户已达到9.2亿,创历史新高。短视频给大众带来了更好的视觉体验,它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把海量的信息传递给大众,以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要,所以短视频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和青睐,发展速度也逐渐增快。 二、短视频时代新闻工作者应当具备的专业素养 1.真相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如何通过网络、手机等媒介快速传达信息,给记者带来了更多的挑战。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消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有些自媒体为追求关注量,虚假地故意捏造莫须有的事情来博取大众眼球,换得所谓的流量。这是不可取的。新闻工作者承担着真相传播者的社会角色,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介,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要客观地陈述事实真相,不能图一时之快,扭曲事实,虚假传播。 2.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 如何能在众多的短视频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多的关注,这就需要记者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对事件本身能挖掘出大众感兴趣的新闻点。比如,浮山县今年有一项重点工程——浮山中学迁建项目,某日县领导前去调研工程进展。回来做短视频如果是平铺直叙,观众不会感兴趣。我们及时抓住了大众的心理,没有按以往常规的领导调研文案写,而是写了“浮山中学迁建项目工程正在紧张装修,预计今年9月份完工,届时高三年级将迁往新校区”。这样一来,回应了大众急需了解的信息,所以这条短视频的关注量和点赞量大大提升。 3.有独特的文案撰写风格和摄像水平 如今短视频越来越多,如何能吸引大众的眼球,除了本身事件的新闻价值外,文案撰写也很重要。新闻工作者就得有自己独立的新闻写作风格,在千篇一律的短视频中有自己独特的亮点。另外,电视是视觉艺术,所以无论是电视新闻的采制,还是短视频的创作,摄像表达是极其关键的。画面不生动,没有冲击力,立意再高,整个作品也将为之逊色。尤其是拍风景、古建筑的短视频,非常考验摄像师的水平。浮山县东陈村现存几处清代官商大院,是非常有文化价值的文化遗存和文物古建,摄像师在拍摄中充分将光线和实物相结合,利用技巧拍出来的古建古朴典雅、视觉冲击力强,一条3分钟的视频引起了大众的共鸣,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三、短视频时代新闻工作者须不断提高专业素养 1.加强短视频技能学习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具有时代性。新闻工作者要多学习新媒体领域的相关技能,比如学习怎么编辑视频文案才能得到受众的青睐,怎样才能做到与受众情感共鸣等等,让短视频节目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化,新闻工作者要多看、多学、多分析、多思考,以更高的综合素养投入到工作中。 2.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和专业素养 新闻工作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关系到新闻业的发展和形象。要清楚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所具有的特殊性,严格遵守相关行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加强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念,增强个人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结论 作为互联网技术发展下的一种具有时代意义的产物,短视频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传统媒体新闻工作者要正确面对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冲击和压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在策划和编辑短视频节目过程中,创新思路、体现特色、提升质量,进一步丰富内容和形式,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作者单位:浮山县融媒体中心) 文章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