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周到上海 近日,金山区民防办和维保单位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圆满完成了辖区内最后一轮防空警报器巡检任务,突破了传统巡检方式单一、高空作业展开难度高、安全隐患排查不到位、发现问题不全面等瓶颈,有效助力9月17日上海市防空警报试鸣任务顺利完成,确保防空警报试鸣日信号能够“发得出、接得住”,所有警报器能够“鸣得响”。 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加,警报器的覆盖率不断提升、安装数量也不断增加,安装位置特殊而且越来越高,给警报器巡检带来了不少严峻挑战和考验。连日来,金山民防积极协调维保单位探索创新巡检方式,采取“空地结合、人机结合、立体交叉”的方式,充分利用无人机“检测准确、跟踪快速、作业高效”的特点,开展区域内部分“特殊位置”防空警报器巡检。 记者了解到,此次巡检任务主要对警报器外观刷漆、防雨设施、避雷系统、控制设备系统、供电系统、线路布设等方面进行全面排查。工作人员借助无人机重点检查警报器外表维护保养是否到位、线路是否老化、供电系统是否有效、工作状态是否完好等问题。同时,还重点查看了警报器支架、天线连接部位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是否固定以及连接零件(螺栓)是否缺少、锈蚀等情况。 据工作人员介绍,以往的警报器巡检就是人工巡检,需要工作人员冒着高空作业的风险,实地检查难以徒手到达的楼顶、高台等区域内的警报器,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效率也比较低。利用无人机巡检,对于地理位置特殊、高空安装的警报器,工作人员无需实地巡检,可远程操作,通过自主规划航线智能化作业,将高空拍摄捕捉的信息、巡检数据及时记录、传输,便于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巡检结果及时给出相应对策。 文章来源:周到上海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