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天眼新闻 近期,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贵州大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旱情,黔西市修建于70年代的“长藤结瓜”引蓄水工程在抗旱保丰收中发挥了大作用。 2022年9月2日拍摄的贵州省黔西市锦星镇青沟村境内人工渠串联起来的小水库和稻田(无人机照片)。 该工程以引、蓄为主,排、提结合,源于黔西市红林彝族苗族乡桃井野那罗、大沙坝和小沙坝,将三股地下水引出来串联修建一条3至4个流量的人工渠,由高向低流经红林彝族苗族乡、林泉镇、锦星镇,干渠长22公里,七条支干渠长37公里,穿越18座隧洞,串联起13座小水库,故工程得名“长藤结瓜”引蓄水工程。 2022年9月2日,贵州省黔西市锦星镇文阁村,村民在人工渠里提水灌溉农田。 文章来源:天眼新闻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