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青年网 编者按 近日,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文明社会共建论坛在天津举行。网络文明建设,青年在行动!他们是网络文明的使者,他们传播网络文明火种、带头维护网络文明生态,用自己的点滴努力为“人人参与、齐抓共治”的网络文明建设贡献着青春力量。其实,不只是他们,还有千千万万的好青年、好网民,网络文明使者和他们的故事,就在你我身边,就是你我他,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如果给“二喜警官”的短视频配上结尾字幕,那一定有这样一句话,“制片、编剧、导演、摄影、配音、演员——于喜山,改编自本人真实经历”。 普法视频、剧情短片、情景再现,一个能让人刷到停不下来的账号的实际运营者,是天津市公安局民警于喜山。为了做好短视频,他还给自己配了个支架和补光灯。 他不时强调“我真没戴美瞳,那是补光灯打得好”。 于喜山是一名90后,从小就有警察梦,2010年如愿考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他曾给自己取过一个很酷的ID:警壹卫。或许是他骨子里的搞笑基因藏不住,网友在评论区纷纷赐名“二喜”。在领导“群众喜欢什么,你就叫什么”的谆谆教导下,“二喜警官”开始在各平台上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他做政务新媒体的初心。于喜山有5年的治安警经历,他所在的单位在24小时内有时能接到100多个报警电话。有被诈骗的,有丢手机的、有情感纠纷的,这些案件后来成了他的灵感来源和短视频素材池。在他看来,与其等群众遇到问题后找警察解决问题,不如先把问题消解在摇篮里。 “我,一个学公安学的人,对新媒体一窍不通。”起初,他会发一些单位的日常,但数据并不太好。后来他开始研究大家爱看什么,从短视频平台的运转模式,到视频拍摄的思路,他都会去慢慢摸索。 转折来源于两个视频。 2019年6月,于喜山发布短视频“考上警校后的身材对比”,从180斤到120斤的转变极具冲击力,网友评论“这是最好的高考宣传片”,这条点赞近200万的视频直到现在依然热度不减。2020年3月,某部韩剧爆红,网上掀起模仿剧内名场面的热潮。一群年轻人对着镜头亮身份证令他“警铃大作”,当即拍了条短视频科普此类泄露信息行为的危害性,这让他收获了做新媒体运营以来的最高热度。自此,于喜山逐渐摸清了方向,越来越游刃有余。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网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