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黑鹰的本地录像仪 提起无人机,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大疆这样的消费级无人机。但无人机并非只是“会飞的相机”,在城市管理、应急救援、地理测绘等领域的用途越来越广。 就在上个月,青岛云世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标崂山区全域低空智能感知平台项目,中标金额为3598.5万元。该项目是国内城市级、大规模、体系化低空智能应用与运营方面进行的重大创新与探索,崂山区将由此实现全域低空智能化感知组网覆盖,打造国内智慧城市“低空新基建”的样板。 应用场景突破的背后,一个千亿级的无人机应用市场正在徐徐打开。“智慧城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地下空间开发、地面感知、网络通信等方面已经很成熟,唯独低空领域是一个空白。该项目以体系化运营模式实现了无人机在智慧城市的规模化、自动化应用,将低空数据变成一种资源。未来除了巡检、测绘等传统领域,将衍生出空中快递、载人无人机等应用场景,孕育低空经济的新产业新模式。”云世纪科技总经理王亮告诉记者。 01 将低空数据变成资源 公共安全、城市管理、应急救援、电力巡检、森林防火、工程巡检、地理测绘,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启无人机应用。与此同时,无人机落地应用中的痛点日益显现:飞行作业门槛高、集群调度效率低、行业应用不智能、数据处理成本贵以及业务成果不融合等。 针对上述痛点,云世纪科技研发无人机云端控制系统以及无人机自动化机场,提出智慧低空数字化解决方案——无需飞手操控,无人机从自动化机场起飞,完成任务后返回机场充电,全天候、全自动、智能化采集城市信息,而且多部门共建共享,降低重复采集,提高数据利用面。 从去年开始,云世纪科技在崂山区五个街道办事处小范围试点,共设置10套无人机。在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无人机可以24小时内随时起飞,在机场半径3公里左右的范围内执行作业任务,用于疫情防控、森林防火、车辆巡查、应急处置等。在今年7月的一次突发火灾事故处置中,云世纪科技的无人机仅用几分钟就到达现场,灵活切换空中视角,将实时画面传输给指挥中心,消防部门据此第一时间查探火情,交警部门则快速疏导周围交通。 文章来源:黑鹰的本地录像仪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