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门户网 首页 热点资讯 查看内容

突破创作瓶颈 短视频下一站路在何方?

2022-12-11 08:19| 发布者: 摄影数码| 查看: 1611| 评论: 0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周洋 制图


从2012年快手转型成为短视频社区,到2018年抖音风靡大江南北,再到2021年微信发力视频号,短视频已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必需品。


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人均日消费短视频时长近2小时,按照一条视频20秒计算,意味着人均360条的日消耗量,可见短视频数量的庞大。


经过高速发展后,如今行业面临增长趋缓的情况。短视频平台纷纷尝试改变,从纯娱乐消费平台转向数字化赋能产业经济已成行业共识。


战略趋同,战术各异。当然,一切改变的起点,无疑是内容。数以亿计的短视频创作者的改变,事关短视频行业的下一个十年。


挑战:流量何处寻


22岁的短视频创作者“李娃娃”,拥有上百万粉丝。她记得刚开始创作时的情况:连夜制作的短片上传到平台后,仅收获几个点赞。“只有两条评论,一条来自高中同学,另一条来自我的小号。”


没有办法,只能一直拍,一条1分钟的视频,她可能需要准备近100分钟的素材。直到某天,一条夜游泰山的视频突然大受欢迎,此后5个月,她在快手涨粉近300万。


不过,直到如今,她依然摸不透涨粉的窍门。“不要怕,要多拍,多拍鲜活的故事,总会成功的。”面对前来求教的人,她只能这么说。


在涨粉这件事上,个人创作者更多是“看天吃饭”,MCN(多频道网络)机构则选择“以量取胜”。不少人都在短视频平台刷到过各类主角名叫“小美”“小帅”的影视剧解说,这些内容来自各种MCN机构。一家机构可以同时运营大量账号,覆盖数亿粉丝。


“制作这些内容都有模板,就是要走量。”一家MCN机构的负责人说,“产出各类创意、打造人设的MCN机构在之前被淘汰了一批,因为创意无法量产。”


过去几年,短视频赛道高速发展,产出内容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不过,行业风向如今已然转变。随着用户增长见顶,短视频平台的粗放式增长已接近天花板。“今年以来,平台之间的竞争逐步趋缓,整个赛道逐渐成熟。”快手创作者服务团队负责人袁帅表示。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码下载澳洲门户APP

© 澳洲门户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