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雨巷深深 我听说过一个浪漫的故事,高中的晚自习课上,老师让同学们放下笔,到窗边欣赏晚霞。 关于高中,你还能想起来什么?如果是我,我会想起来晚上回家人挨着人的公交车。冬天里天黑得很早,被挤到车窗边上就借着城市的霓虹哈一口气,在窗上画一个小笑脸——那是我高中苦闷日子里留给自己的一点慰藉。还有校门口的手抓饼,小巷子里的麻辣烫…… 那些课和卷子我都忘了,但是这些事情我能记得很久很久。 刚入大学的时候,我本以为会和高中一样埋着头学几年,然后自然地考去下一个地方。 我们很多人做着这样的规划:我们要没日没夜地泡在图书馆里,我们学高数、无机化学都要刷课外题库,每天走在校园的路上必须利用零碎的时光背一部分单词,周末的时候,我们得躲开一切的邀约完成功课。老师也说我们这一代的大学生,先考研,考不上去二战,二战不行就去考公,再不行考事业编、教师编……好像我们的一生,都要靠拼命地应试学习来争取机会。 我绝对是一个很爱给自己“施压”的人。高考志愿报完就买了四级真题,军训时候每天还要起早半个小时做阅读题。开课以后我也抱着一堆资料,告诫自己一定要好好听每一次课。 盲目的我也误以为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就是不荒废的大学生活,所以我很轻易地就听从各方建议报名了英语口语社团、计算机二级辅导班。 转变发生在一次张嘉佳来学校做《云边有个小卖部》分享讲座,而时间正好和计算机二级的辅导时间冲突了。当时的我根本不会把请假去听讲座看成是一个选项,所以我带着遗憾走进空空如也的机房。 把学校礼堂围得水泄不通的人不一定都是张嘉佳的书迷,也不一定都是恰好有时间的人。但是,他们都愿意享受那一个关于阅读和故事的晚上,放下自己的事情听听来自“外面”的声音。 下课以后,我再路过会场,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最后一个女孩追上去说:“谢谢您,您的作品陪伴了我整个高中时光!”突然带给我震撼,我发现我也会羡慕这些拥有长久爱好的人、羡慕在学习以外还能有持久的兴趣爱好的人。我很清楚地知道:从一年级开始我就会写字和算数了,但是我没办法靠写字和算数过完一生。 文章来源:雨巷深深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