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这是我的二舅,村子里曾经的天才少年;这是我的姥姥,一个每天都在跳popping的老太太。”7月26日,一条名为《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登上各大平台热门榜,UP主“衣戈猜想”在11分钟的视频里,用质朴的视频画面和文案,讲述了农村二舅的一生。 衣戈是一名90后,曾做过多年的高中历史老师,目前是一名半全职UP主,日常视频类型大多为科普类。通过“二舅”这条视频,衣戈在B站很快突破了百万粉丝数。关于网友对于视频真实性的疑虑,衣戈表示,“视频是我和我老婆拿手机拍的,没有任何团队,视频文案是自己用两个晚上写出来的,视频每一个字都是真实的,还删减了一些听上去更具有传奇色彩的内容。” 7月26日下午,衣戈接受了南都、N视频记者的采访。聊了聊这条视频的创作故事。 “击中了年轻人的乡土情怀” 南方都市报:这条视频的创作初衷是什么? 衣戈猜想:差不多七八年前就想做这个视频,这是我多年的一个心愿,想记录二舅的故事。我完全没有想到它会火。 南方都市报:二舅视频拍摄的过程是怎样? 衣戈猜想:视频是我和我老婆拿手机拍的,没有任何团队,我老婆买了一个手机云台,我们一边照顾孩子,一边抽空拍摄,视频拍摄还是很粗糙。视频文案是自己用两个晚上写出来的,视频每一个字都是真实的,还删减了一些听上去更具有传奇色彩的内容。 南方都市报:如何看待大家对视频文案的夸赞?创作的文本风格有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衣戈猜想:我最开始的视频文案写完是4800多个字,然后删了1000多个字。还有很多东西我没有放到视频里,这部分可能会有一点遗憾。很多人说我的视频文案很好,甚至有人拿我跟余华等文学大师做对比,我是觉得不能拿我这样的东西去侮辱这些名家作品。 很多人评价说有一种冷峻的幽默感,一方面可能比较克制,我不想过于煽情。另一方面又会有一点幽默的东西,克制的、平静的东西应该可能都是从初中、高中时候我看汪曾祺留下来的,我已经很多年不看汪曾祺了,他的大部分作品我都已经看过了,但可能潜移默化的可能留下来了,就是尽可能“说人话”,不要用各种堆砌的、浮华的一些辞藻。可能有点幽默的地方,我觉得受王小波和王朔的影响应该是比较大的。 南方都市报:你怎么看待二舅这个视频的爆火? 衣戈猜想:这个视频的爆火,我是没有想到的,我跟我媳妇之前还制定了涨粉的进度,希望今年年底能够涨到100万粉丝。二舅这个视频我们预估只有十几万的播放量,就只是为了完成心愿,想着就算不涨粉甚至掉粉,我们也要去做。 关于视频爆火的原因,我现在想通了,我们很多80后和90后都在背井离乡,在大城市里面工作。可能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从小在农村成长起来的,虽然已经离开了农村,但跟乡土还是有很深的连接,他们可能和我一样,只有过年才能回一次家,印象中的家乡永远是冬天。农村确实是日新月异,越来越新,但是老人是越来越老了,我觉得有可能是因为这部分内容击中了大家。 南方都市报:视频中你最想表达的是什么?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