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小钰 东南亚,作为国货品牌出海的“盘踞地”,跨境商家入门的优选目标,近年来市场规模愈加庞大。2022年RECP落地带来的关税减免和贸易利好,更是让大批出海商家涌向东南亚。在此之前,由于东南亚距离中国近、文化差异小、社交媒体盛行,众多中国MCN机构或带着“降维打击”的实战经验,或怀着抢占新兴市场的雄心壮志,早已来到此地并扎根数年。 先行一步的跨境MCN(Multi-Channel Network,又称多频道网络,一种网红经济运作模式)当前发展情况如何,是否有本土化经验可供借鉴?对出海商家来说,东南亚网红KOL营销是否值得尝试?在新一轮东南亚掘金热潮中,MCN能否提供引流捷径、赋能跨境商家? 一、先行一步:跨境MCN寻新机 中国MCN机构出海始于2016年。那年,Papi酱一集贴片广告拍出了2200万元高价,红人经济带动MCN成为炙手可热的创业赛道。中国的MCN机构自此开启了在内容创作、网红孵化、商业变现上的全面探索,也有MCN机构早早开启了海外平台短视频内容的同步更新。 而相对于海外MCN机构在内容创意上的独树一帜,中国的MCN机构受益于独有的互联网市场环境和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其关键优势在内容电商。2019年淘宝直播成交规模过千亿,抖音、快手等内容平台也完成了内部电商系统建设,将“种草”、“带货”和“购物”全流程融入平台内部,依靠这些平台生长起来的MCN机构逐渐成熟。 同时,Google Trends显示,自2019年开始,TikTok在全球的热度不断攀升,其中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搜索热度最高。国内一些携带内容电商基因的MCN机构,如吃鲸科技、橙意出海、红毛猩猩PONGO等为了跳出竞争红海,也搭乘TikTok的东风开始了新一轮出海。 文章来源:小钰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