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 2024年度WoRMS十大新物种 2025年3月15日,国际权威海洋生物数据库WoRMS(世界海洋物种登记簿)揭晓“2024年度十大海洋新物种”榜单,榜单如下: 深海海蛞蝓 Bathydevius caudactylus Robison & Haddock 2024 首个中层水域裸鳃类,代表裸鳃类早期分支。 神龙毛皮贝 Chaetoderma shenloong C. Chen, X. Liu, X. Gu, J.-W. Qiu & J. Sun, 2024 首个化能生态系统尾腔动物,中国首报尾腔物种。 隐毛拟态叶须虫 Cryptochaetosyllis imitatio Jimi, Britayev & Martin in Jimi et al., 2024 可能通过贝氏拟态(模仿有毒裸鳃类)或缪勒拟态(强化警戒色)生存,首次在环节动物中发现复杂拟态。 解放杆壁虫 Rhabdopleura emancipata Gordon et al., 2024 首个具有三维分支结构的现代翼鳃类,群体呈立体缠绕状。 胡珀深渊枝海绵 Abyssocladia johnhooperi Ekins & Wilson, 2024 澳大利亚深海发现的新谱系,揭示该区域食肉海绵多样性,遗传研究显示潜在新物种丰富。 乱马异足虫 Apseudes ranma Matsushima & Kakui, 2024 首个能自体受精的软甲纲动物(6.7 万种中唯一),揭示性别策略演化。 下村氏豆形等足虫 Anthuroniscus shimomurai Shiraki & Kakui, 2024 寄生宿主育儿袋,体细长,取代宿主卵并终身寄居。 斯克利普斯木栖海星 Caymanostella scrippscognaticausa Shen, Koch, Seid, Tilic & Rouse, 2024 深海沉木生态系统成员,食性成迷。 双饵鮟鱇鱼 Gigantactis paresca Rickle, 2024 独特双诱饵结构(一发光,一不发光)。 奇美拉螳螂虾 Incertasquilla chimera Ahyong, Nakajima & Naruse, 2024 嵌合多个类群特征,挑战螳螂虾现有分类。 其中,由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孙进教授主导,我校博士研究生刘旭与谷欣雨共同参与,日本JAMSTEC、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现的深海软体动物——神龙毛皮贝 (Chaetoderma shenloong) 凭借突破性科研价值位列其中。 神龙毛皮贝的发现不仅填补了中国尾腔动物研究的空白,更首次证实该类群在化能合成生态系统中的生存能力,为深海生物多样性研究开辟了新维度。 课题组合影 ![]() 当选为WoRMS 2024年度十大物种之一的神龙毛皮贝 随着深海探测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发需求日益增长。神龙毛皮贝栖息的冷泉生态系统对环境扰动极为敏感:其生存依赖的化能合成微生物群落,可能因深海采矿导致的沉积物再悬浮、化学物质释放而遭受毁灭性打击。 作为一种特殊的底内栖息生物,该物种的生存状态反映着冷泉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因此,神龙毛皮贝的发现不仅是一项科研突破,更是一记警钟——深海环境保护问题迫在眉睫,在开发深海资源的同时,我们必须为这些演化奇迹保留足够的生存空间。 ![]() 神龙毛皮贝介绍 图1:神龙毛皮贝 ![]() 图2:神龙毛皮贝口盾及齿舌照片 A为口及口盾形态,B-C为齿舌背面观及腹面观 ![]() 图3:神龙毛皮贝钙刺照片 A-F为从头至尾所取不同部位的主要钙刺类型 状似“游龙”,身披“鳞甲”,神龙毛皮贝正如其名所指,且尾腔动物多深埋于底质,除非特意采集,难以被人发现。加之本样品采自深海冷泉,人们了解更少,更是为这种动物平添一种神秘感,让人联想到中国成语——神龙见首不见尾,故取名为“神龙毛皮贝”(C. shenloong)。 神龙毛皮贝是第一个被报道生活在化能合成生态系统的尾腔动物,也是首次被发现与深海冷泉有关的无板类,更是中国首个报道的尾腔动物。 它生活在位于海底冷泉沉积物下数十公分,故常规的采样方式很难采集到相关样品,从而造成对深海底内生物群落的研究偏差。由此可以说明,人们对其他深海化能合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也很有可能存在未调查详尽的情况。见首不见尾的“神龙”可能还存在于其他地方,相关的研究与调查亟待开展。 ![]() 来源 / 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 编辑 / 张慧 责任编辑 / 刘莅 投稿邮箱:GUANHAIweixin2022@126.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