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金融界 来源:光大证券微资讯 3月14日,大金融板块盘中大幅拉升,助力沪指创下2025年内新高。无论保险、券商,还是银行板块,都出现了显著的上涨行情。多只个股盘中涨幅较大,信达证券、中国银河、东兴证券、天茂集团、中国平安、华夏银行等个股涨幅靠前。 众所周知,金融板块权重高、影响大,行情异动往往来自宏观层面的重要变化。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的消息,3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强调要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择机降准降息。我们认为,未来货币流动性环境将趋于宽松,为经济修复、市场企稳奠定重要的基础。 此外,多只金融股披露2024年业绩预告或快报,金融板块有望更加平稳地运行,这将促进A股走稳走好。 1、大金融板块异动拉升,市场期待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落地 2025年以来,金融板块整体保持分化状态,很少出现银行、非银金融集体拉升的行情。3月14日,大金融板块突然集体拉升,银行、证券、保险、多元金融等细分领域大幅上行,这与政策面息息相关。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的消息,3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强调要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我们梳理了本次央行会议内容,与资本市场联系较为紧密的重要政策包括: ①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②加强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 科学运用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力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小微、养老金融等领域。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融资、促进消费和稳定外贸。 ③稳妥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探索拓展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功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继续做好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积极支持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健全房地产金融制度。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政策将择机降准降息,维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合理增长。回顾2024年LPR变动情况,去年2月出现了非对称降息,5年期由4.2%降至3.95%。7月,1年期、5年期LPR均下调10个基点,分别为3.35%、3.85%。10月,1年期、5年期LPR再下调25个基点。随后4个月,央行均按兵不动。 存款准备金率方面,去年出现了两次调降,向市场提供资金2万亿元,金融机构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6.6%。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仍高达8%,中型银行、小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为6%、5%。 今年两会期间,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下行空间,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利率也有下行空间。 在国际市场中,央行降息周期仍在延续。美国2月CPI同比涨幅收窄至2.8%,核心CPI同比增速更是创下近年来低位,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开始升温。 2、保险、券商业绩增速较快,银行保持稳健 近期多家公司公布2024年业绩预告或快报,部分券商实现业绩高速增长。截至3月12日,10家券商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6家券商预增,1家券商扭亏。华林证券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超9.7倍,第一创业、红塔证券、东兴证券等公司2024年业绩有望超1倍,国盛金控扭亏为盈。 此外,14家券商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中信证券、国泰君安、中国银河、招商证券等公司2024年净利润超100亿元,业绩增长成为主旋律。 在成交额保持高位、股价震荡走强的影响下,券商行业经纪业务、自营业务有望保持较快增长,这将进一步提振行业业绩。 3月11日傲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IPO)获得上交所正式受理,这让市场预期券商IPO业务有望逐渐恢复。 2月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24年四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2024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2.3万亿元。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444.6万亿元,同比增长6.5%。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35.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4.4万亿元,增长13.9%。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总体稳定,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0%,较上季末下降0.05个百分点。保险业偿付能力充足,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9.4%,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9.1%。 多家保险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中国人保等公司业绩同比增速有望超70%。多家银行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多家银行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包括:浦发银行、青岛银行、杭州银行、齐鲁银行、江苏银行、苏农银行、成都银行等。 (本文首发于2025年3月14日)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