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幻想故事大全 每天一首拉赫玛尼诺夫 拉赫玛尼诺夫说:“我想让我的音乐简单而直接地诉说我作曲时的内心感受。那里有爱、痛苦或悲伤,也可能有宗教的虔诚,这些情感都成为我作品中的一部分,并且它会变得同样美丽、痛苦、悲伤或虔诚。因为作曲就像是呼吸和吃饭一样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作曲是为了给我的思想以表达的机会。”——聆听拉赫《幻想小品集》丨第一首《降e小调悲歌》(Elégie Op. 3, No.1) ;今天我们来听第二首:《前奏曲》。 第二首:前奏曲 前奏曲(Prélude Op. 3, No.2)升c小调。这首是拉赫玛尼诺夫的成名作,是曲集中最著名的作品。本曲后由作者改编为两架钢琴演奏的二重钢琴曲,后人又将其改编为管弦乐曲等其他器乐形式。这首作品由作曲家在1892年9月26日于莫斯科亲自首演。当时19岁的拉赫玛尼诺夫饱受生活之艰辛,这使这首作品承载了作者的生命之重。其主题被后人誉为拉赫玛尼诺夫的“命运主题”。 乐曲采用复三部曲式,升c小调,速度徐缓,4/4拍。以慢板起奏的三个音坚定而沉着,庄重而有力,带有宣叙调特点,是作曲家根据“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钟声的灵感而作成的,仿佛悠远的钟声和教堂中此起彼伏的颂歌声,充满了庄严肃穆的情绪”。 文章来源:幻想故事大全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