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阑夕 文 | 阑夕 几年前当美拍、快手、秒拍在短视频领域形成三足鼎立格局时,或许并没有人想到短视频领域会有如今这般热闹的场面。那时人们还在争议PGC或UGC谁更应该成为短视频的主流,前者代表着专业但却容易失去活力,后者充满想象力但却又难以保证持续性。 而如今短视频已经成为众多用户表达自我最重要的内容形式之一,快手、美拍、抖音等UGC模式的短视频平台作为头部阵容,吸引了用户绝大多数的流量和时间。根据Questmobile的统计,短视频类应用占用户总使用时长的比例从2017年3月的1.5%快速提升到了如今的7.4%,增幅是各细分领域之首。 正如美拍内容副总裁才华所认为:「短视频正在成为文字全民化、照片全民化后,大众表达方式升级的第三次革命。」 短视频正在大众化。 但当一个以UGC为主的内容社区或平台大众化之后,如何保证内容生产质量、避免内容流于低俗就成了难题。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即群体中的人做事时有明确的目标,但是他们却并不知道自己是做什么。 虽然短视频用户们并非勒庞笔下实际形成的群体,但互联网的特性决定了某个短视频平台的用户必然会共享同样的内容池,在同一个社区内连接、交流,并结成一个虚拟的群体。 《乌合之众》所描述的盲目、疯狂的大众并非骇人听闻,人性本身难免会对低俗化、过度娱乐化的内容另加青睐。但从长远来看,这显然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娱乐虽好,但单一的娱乐性容易泯灭人们思考、学习的习惯,对于整个短视频行业的良性发展而言,大众需要相比「有意思」更「有易思」的东西。 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警告的那样,「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来自外部的监管和来自平台的主动引导都显得十分必要,而能在泥沙俱下的「泥石流」中保持一股清流,则显得更为弥足珍贵。 文章来源:阑夕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