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门户网 首页 热点资讯 查看内容

黄武涛影像馆:肖像摄影和写真摄影的区别在哪里?

2023-3-25 20:35| 发布者: 摄影数码| 查看: 570| 评论: 0

文章来源:丝绸之路网


时光和容颜的关系,就如同理想和岁月的关系。早晚有一天,或晨光初现,或霞光万道,你发现,你干不过它们啦,于是慌了,惊了,倦了。不过世上总有通融的办法,虽然没有永保青春和后悔药,但是把记忆锁住,把年轻的容颜留下来,不用仙术用摄影技术就可以。


天气突然热了,这种温度,自愧是做不到心静自然凉的境界。肉身在这个尘世,真的是有很多牵挂,七情六欲,吃喝拉撒,面若桃花和脸如锅底灰都放一边,至少很多人也还是要留下自己一些记忆的。行走江湖最重要的讲究是什么,体面。不讲究珠光宝器,但求个落落大方。只有一张张好照片才能体现自己的气质和气场。


这就不得不提到肖像摄影。肖像摄影的拍摄技巧往往看似简单,却又极考验功力,可谓至简又至繁。这种双重性是肖像摄影成为鉴别摄影师专业水准的一块试金石。


肖像摄影始于1836年,早期的肖像作品(达盖尔时期),由于长时间的曝光,人物大多显得僵硬而无生气,难以表现性格。而纳达尔开始摄影的时代,摄影技术已经实现了记录瞬间的能力,纳达尔则敏锐地驾驭了这一点。纳达尔的肖像作品,则着重刻画人物的精神状态,为后世肖像摄影确立了典范。


纳达尔认为,一个摄影家,不论照相机的机械性能如何,都应该把焦点对准人物的脸部,抓住人物的神情,刻画人物的心理特征,使其性格跃然于画面之上。他意识到他所拍摄的这些人物本身就把握着自己心灵与精神的“画笔”,而作为摄影师要做的则是把镜头作为“画纸”,通过有效而深入的沟通,让被摄者自己把自己展现出来,而不像传统人物肖像绘画那样会大大掺进画家的主观性。在拍摄时,纳达尔尽量避免道具或背景对人物的干扰,一改照相馆用华美布景和道具的做法,使用单色幕布和简单的道具,从而简洁突出地表现了被摄者的精神风貌。此外,他还打破了当时的人像摄影大多是全身的固定格式,通过半身像甚至特写更好地展现人物个性。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摄影:尤素夫·卡什)


摄影家尤素夫·卡什是最杰出的主观肖像摄影家,拍摄了20世纪几乎所有最著名的人物,声称捕捉到这些人物的灵魂。“这是一群20世纪最著名的面孔,这是一批享誉世界的人像摄影杰作:丘吉尔的愤怒、爱因斯坦的睿智、毕加索的怪诞……他用镜头揭示人性的秘密,他被称为拍摄灵魂的大师。”卡什拍摄肖像主要通过用光表现人物的头部和手部。他通常使用深色背静,使肖像显得庄重和高大。卡什将他的肖像看作历史文献,他注意人物的外形,但更注意人物的心理和精神风貌。他认为在拍摄肖像时总有一个”真实的瞬间”,只要抓住他,便能更好地表现人物内在的力量,从而表现人物的伟大。



文章来源:丝绸之路网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码下载澳洲门户APP

© 澳洲门户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