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媒介 360 作者:沈浩卿 短视频正在成为文字全民化、照片全民化后,大众表达方式升级的第三次革命。 几年前当美拍、快手、秒拍在短视频领域形成三足鼎立格局时,或许并没有人想到短视频领域会有如今这般热闹的场面。 虽然短视频内容做的如火如荼,但商业挖掘却并未匹配,短视频变现能力总体较弱,资本市场对于短视频投资也比较谨慎,大都是小小尝试的过程。去年开始,资本方重点试水的方向则是短视频集合公司(MCN平台)、垂直领域短视频内容和有IP孵化潜质的短视频。 创业者和资本还在涌入。作为新一代媒介语言,短视频的后市被普遍看好。微博、美拍、今日头条、快手等内容平台上的短视频内容迅速丰富;淘宝、京东、大众点评等非传统内容平台的“短视频化”也正在进行,短视频模块的接口已经被预留。 那么,在鱼龙混杂的短视频内容领域,各垂直领域中,都有哪些头部IP,这些头部IP,其商业价值如何,品牌又该怎样选择? 短视频头部创作者类型 目前短视频创作者有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专业类创作者,播放量在百万以上;第二种是MCN孵化类创作者,也已形成粉丝规模和一定的IP影响力;第三种是草根类创作者,虽然播放量不如头部也不稳定,但他们的存在更进一步拓宽了内容领域,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01 专业派 陈翔导演策划的搞笑类短视频《陈翔六点半》,头条上有200多万粉丝,还被拍成了网络大电影,而陈翔自己是影视科班出身,一直在电视台从事影视工作。 文章来源:媒介 360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