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乡镇企业导报 一直被催更的B站UP主“hello刘小备”(原名刘志诚)最近终于更新了。这一次,他用8分钟的视频记录了村里最大的3D墙画的诞生。这几年,通过视频了解到他的家乡,并来寻找他的画的人越来越多了,许多网友在视频下留言称,“云南是去过几次都还想再去的地方,希望有一天能真正现场看看这个美丽的村庄”。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乡村短视频”也拥有了独特的“流量密码”:简单质朴的乡里乡亲、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刻在儿时记忆里的美味……广袤的乡村成为越来越多短视频博主的创作源泉,他们通过直播间连接田间地头和城市餐桌,透过手机屏幕展现乡村的勃勃生机。 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指出,要推进数字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持续开展数字乡村试点。 数字经济飞速发展,乡村短视频能否成为乡村振兴的数字新通道?年轻博主们在短视频平台流量红利下,又该如何更加真实、立体地展现乡村新风貌? 短视频背后是充满勃勃生机的新农村 “好多到店里吃饭的客人都在问你的画在哪里。”这段时间,每当经过乡镇上的小餐馆,刘小备都会收到餐馆老板的告知。几年前,看到村子里空白的墙壁时,他萌生了为墙壁画满“风景”的想法。大鱼海棠、丰收图、哪吒、青衣……这些被他画在村民家外墙面上的绘画,如今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前来当地旅游打卡的新地标。 2017年从深圳返回家乡广东阳春市春湾镇创业时,唐羽也没想到,通过直播和短视频宣传家乡的特色农产品和风土人情,竟然把家乡的农产品销路打开了,“乡镇发力农村电商发展,就连村里的中老年人,也都拿出手机拍起了短视频”。 在刘小备和唐羽看来,乡村这片广阔的天地里蕴藏着无限生机与希望,很多“沉睡”在乡村的资源,都可以通过新技术、新手段被重新“唤醒”。 去年下半年回到家乡云南省丽江永胜县的程海镇兴义村,刘小备希望用墙绘为家乡带来不一样的风景。但最初,这样的想法并不被村民接受。于是,他只能挨家挨户去沟通解释。 “起初只能佯装是美术专业学生的暑期作业,这样去和村民商量是否能帮他们免费美化外墙。”刘小备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村民即便同意了,也会在他绘画过程中保持“警惕”,直到绘画渐露雏形,他们才会从警惕变得欢喜。 找墙、沟通、构思、绘画,期间要克服雨天和暴晒,刘小备说,“还好坚持下来了,得到村民的认可,这条路仿佛越走越顺了”。在这过程中,他也找到了自己与当地融合的新方式,“不仅是美化墙面,要让每一面墙上的每一幅画都代表主人家的思想,也要和周围环境进行结合和创意,甚至可以启发村里孩子的思维和想法”。把墙绘过程拍摄下来放在平台上,他还收获了50多万名粉丝。 做墙绘的同时,刘小备在家乡开起了自己的工作室,一边接商业订单一边坚持公益墙绘,如今已完成了近40幅画作。刘小备见证了新农村建设的飞速发展,他愿意把充满勃勃生机的新农村展现给更多人。 刚返乡创业时,唐羽拍摄视频并没有聚焦家乡的农产品,最初的想法是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广本地风光和传统美食。返乡第二年,恰逢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兴起,这给了他新的思路。 唐羽入驻抖音平台后开始创作乡村美食类短视频,“拍摄需要走遍家乡各个地方,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本地丰富的农产品销路差,农户收入低,那时想着也应该助力本地农产品宣传,扩大销路”。 文章来源:乡镇企业导报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