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佚名
作者: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王蕊 李朝昆 本文共计3328字 | 阅读约需7分钟 如果把2016年称为“网络直播元年”,把2017年称为“短视频元年”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把过去的2018年称作“Vlog元年”。早在2016年就从国外流入中国的Vlog在2018年如同程咬金一般半路杀出,势头迅猛,一改许多短视频低俗、泛娱乐化、同质化严重的现状,为日渐衰颓的短视频营销注入一针强心剂。 专业Vlogger持续产出优质内容和明星Vlogger的加入使敏锐的资本纷纷嗅到新的商机,投入Vlog营销大战的滚滚硝烟中——知名视频App“VUE”正式更为“VUE VLOG”,意图明确;新浪微博举办Vlog视频大赛,拿出百万豪礼挖掘人才,同时降低博主申请门槛,发布4条以上Vlog就可以申请Vlogger,这一举措在其他版块的自媒体申请中非常难得;各大品牌也尝试与专业Vlogger合作拍摄Vlog,试图抓住年轻消费者的心,助力品牌决战江湖。 业界有很多人把Vlog的兴起归功于短视频呈现衰退态势的“天时”。从主题来说,Vlog与短视频相比,前者主要是原生态记录Vlogger的日常生活,每期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主题,由Vlogger来向镜头前的观众讲述内容,更像真实的纪录片。而后者则往往以“快闪”或事件、情绪为主要表达对象,带有浮夸的表演性质;从时长来说,Vlog比较灵活,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跨度,能比短视频更好地体现时间的纵深与空间的广阔;从成片风格来说,Vlog的拍摄手法与剪辑技巧更加专业。 文章来源:佚名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