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尹建莉父母学堂 对谈“神奇校长”詹大年:“不少学生讲过,毕业出去要杀了我!” 孩子上学,如同受难? 讽刺吗? 写这篇文章的我,从小是传统评价标准定义的好学生,听话守纪,成绩优异,但却无比害怕上学。 印象里,几乎没有一个上学的早晨,心里不是充满紧张和恐惧的。 因为学校就意味着严格的约束,无尽的作业、考试、排名,以及但凡有一点差错就将面临的批评、惩罚乃至“公开处刑”。 小时候,似乎我所有的精力都用于“自保”了,拼命做一个好学生以自保。 长大后我在想,作为好学生尚且如此,那么“差生”们又经历了什么? 我在所就读的学校,亲眼见过老师把作业没完成的女生揪着头发拖出座位,连人带桌扔出教室; 亲眼见过男生因考试错了一道填空题被罚站一中午,不准吃饭; 亲眼见过班主任在讲台上批作业,批一本丢一本,一边丢一边骂,全班孩子趴在地上捡…… 这些画面,成为终生的噩梦。 30多岁时说起这些事,我出身农村的朋友听了万分惊讶:“我以为就我们小地方这样,你们大城市不一样……” 我们苦涩地发现,原来一个样。 我不知道基于单一评价标准和严苛管理的教育,让多少孩子成了满心伤痕、成年以后回想起来还是瑟瑟发抖的人。 其实那可能算不上教育,只是接连发生、持续十几年的恐吓。 带着切身体会和关于教育的诘问,我从网上联系了一位从教41年的资深校长,他叫詹大年。 文章来源:尹建莉父母学堂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